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缺铁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

来源 :承德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12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血清铁调素、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等缺铁相关指标的检测对于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83例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其中功能性缺铁患者20例,绝对性缺铁(absolute iron deficiency,AID)患者12例,铁饱和患者51例;32例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患者,选取无贫血正常人39例为对照组。总共154例对象均进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平均血细胞比容(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reticulocyte hemoglobin,CHr)、网织红细胞比例(reticulocyte,RET)、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血清铁(serum iron,SI)、铁调素(Hepcidin)、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等指标检测,计算铁蛋白指数值。所得结果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多组间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组间比较采用SNK检验,检验水准均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性比较缺铁性贫血组与肿瘤相关性贫血组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相关性贫血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与功能性缺铁组、铁饱和组、绝对性缺铁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的中位年龄低于上述各组,且以女性居多。(见表1)2 MCHC在各组间的差异性比较缺铁性贫血组(91.68±5.19g/L)、肿瘤相关性贫血组(321.60±30.39g/L)、对照组(335.79±11.12g/L)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铁饱和组(331.94±10.24g/L)与功能性缺铁组(303.25±25.29g/L)和绝对性缺铁组(303.66±22.76g/L)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缺铁组和绝对性缺铁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3 SI在各组间的差异性比较肿瘤相关性贫血组(11.50±10.88umol/L)、对照组(15.49±7.22umol/L)、缺铁性贫血组(4.66±3.01umol/L)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铁饱和组(14.18±11.07umol/L)与功能性缺铁组(7.60±9.36umol/L)和绝对性缺铁组(7.78±10.18umol/L)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缺铁组和绝对性缺铁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4 Tf在各组间的差异性比较肿瘤相关性贫血组(1927.01±558.97mg/L)、对照组(2503.85±442.81mg/L)、缺铁性贫血组(3218.43±608.43mg/L)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绝对性贫血组(2330.83±599.61mg/L)与功能性缺铁组(1780.33±533.95mg/L)和铁饱和组(1911.20±530.03mg/L)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缺铁组和铁饱和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5 sTfR在各组间的差异性比较肿瘤相关性贫血组(1927.01±558.97mg/L)、对照组(2503.85±442.81mg/L)、缺铁性贫血组(3218.43±608.43mg/L)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铁饱和组(2330.83±599.61mg/L)与功能性缺铁组(1780.33±533.95mg/L)和绝对性缺铁组(1911.20±530.03mg/L)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缺铁组与绝对性缺铁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6铁调素在各组间的差异性比较肿瘤相关性贫血组(104.68±40.71ng/mL)高于对照组(85.98±34.48ng/mL)和缺铁性贫血组(98.44±49.79ng/mL)(P<0.05),缺铁性贫血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缺铁组(1780.33±533.95ng/mL)、铁饱和组(2330.83±599.61ng/mL)、绝对性缺铁组(1911.20±530.03ng/mL)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7 EPO在各组间的差异性比较肿瘤相关性贫血组(129.98±167.84mIU/mL)与缺铁性贫血组(153.89±196.52mIU/mL)和对照组(10.64±5.74mIU/mL)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与对照组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8缺铁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CHr、FI、sTfR、MCHC间存在强相关,具体而言:CHr与FI负相关(r=-0.663,P=0.000),CHr与sTfR负相关(r=-0.735,P=0.000),CHr与MCHC正相关(r=0.613,P=0.000),FI与sTfR正相关(r=0.700,P=0.000),FI与MCHC正相关(r=0.548,P=0.000),sTfR与MCHC负相关(r=-0.617,P=0.000),FI与Tf正相关(r=0.616,P=0.000);铁调素与SF中度相关(r=0.341,P=0.000),与EPO(r=0.196,P=0.000)和Tf(r=-0.201,P=0.000)轻度相关,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见图2-1至2-7)结论:1肿瘤相关性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对照组在sTfR、MCHC、Tf、SI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三者之间关系,有助于明确患者的缺铁类型。2绝对性缺铁组、功能性缺铁组、铁饱和组在Tf上存在显著差异,有助于鉴别CRA患者的不同铁代谢状态。3肿瘤相关性贫血组的铁调素水平与缺铁性贫血组及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但缺铁性贫血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肿瘤患者的铁调素水平与非肿瘤患者存在明显差异。4 CHr、FI、sTfR、MCHC间存在强相关,提示红细胞形态的变化与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有助于了解肿瘤患者与IDA患者及正常人之间的却别与联系。5铁代谢指标的综合应用对于鉴别肿瘤相关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具有指导作用,可进一步研究其具体阈值以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其他文献
磁性纳米颗粒是纳米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除了具有普通纳米材料在粒径上的优势外,还具有特殊的磁学性质(超顺磁性),这些性质使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漆器由传统的实用性向当代装饰多元化的转变是漆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面对中国漆器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史中逐渐衰落,当今漆器的发展要与时代紧密相连。我们需
宝卷研究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经过几代学者不懈的努力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小卷作为宝卷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却较少获得学界关注,这与小卷本身所具有的研究价值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小卷的产生、发展不仅是基于宝卷自身内部的演化,而且是反映出了整个近代民间文艺的流变。它广泛存在于南北方宝卷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笔者搜集整理了小卷文本近三百种,探讨了小卷的分类、特点以及功能等基本问题,并且期望挖掘出
目的:甲基丙烯酸酯明胶(GelMA)水凝胶在组织工程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在组织工程尤其是骨组织工程领域,经常出现水凝胶力学性能差、孔径大小不合适等问题。已有大量研
布里亚特蒙古语方言可分为西部方言(额河日德、保理嘎德)、东部方言(豁里布里亚特)、南部方言(色楞格的布里亚特)等三大部分。20世纪初,因俄罗斯土地改革制度和内战,很多布里
话语标记语被看作是成功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样,话语标记语在英语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话语的关键部分,话语标记语对解释说明教师的话语有很大的作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的变化及其与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糖尿病对照组(DC组),另外180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根据血压的分级标准分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级组(DH1组)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级组(DH2组)
目的:探讨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can)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单纯高血压病患者43例为EH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1例为UA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为UA合并EH组,3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Vaspin、Endocan水平,并
药物发现主要包括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动物体内实验(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研究。药物创新的源头是发现药物先导化合物,能否发现结构新颖且成药性好的先导化合物,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表达。方法:连续纳入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心衰组,同期住院心功能正常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期间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常规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等。收集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