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控制权对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和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普遍存在,单一委托代理关系已经演变为两类委托代理关系,即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代理冲突以及中小股东与其代理人(控股股东或大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这种治理环境下的股权激励应与欧美股权相对分散环境下的激励理论有所不同。因此,在考察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时,有必要考虑公司治理特别是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该文的选题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考虑两类委托代理冲突的基础之上,从大股东与管理层互动关系出发,区分了大股东监督行为和侵占行为,也考虑受到股权激励的管理层努力工作和机会主义行为,从理论上阐述了大股东控制权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影响机理。然后以2010-2012年首次公告并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大股东控制权对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股权性质以及不同成长性公司中的不同表现。  本文实证结果表明:①不考虑大股东控制权情况下,管理层股权激励有较好的公司治理效果;②大股东控制权削弱了股权激励的效果,大股东控制权越强,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越差;③股权性质影响大股东对股权激励的作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控制权增强了股权激励的效果;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控制权削弱了股权激励的效果;④公司成长性影响大股东对股权激励的作用得到部分验证,高新技术企业中,大股东控制权削弱了股权激励的效果,非高新技术企业中,大股东控制权是否影响股权激励实施效果未得到验证。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中国在美上市的174家样本公司2010-2012年度内部控制效果做出了评价,评价过程中,在假设管理层和会计师事务所严格按照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和PCAOB的第5号审计准则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做出了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各公司存在的缺陷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按时报送报表等相关因素,自行构建了评分体系并得出了结果。之后,就公司规模、公司类型、采用的准则、进行报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公
近几年来,国内煤炭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结构性兼并和整顿调整的趋势。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引导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煤炭企业的发展,使其蒸蒸日上,创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也是我国GDP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房地产行业泡沫的问题也愈演愈烈,对于此问题,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变得较为频繁且严格,通过国八条、十一等房地产市场调控手段以及货币政策等方式对房地产行业实施了监管。除了外部政策压力,行业间的竞争也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变得更为激烈,因此房地产行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必须保持资源上的充裕,适时
近年来,芬兰教育的成功引起了我国的关注.芬兰在教育体制、教育公平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就芬兰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做浅析,以此希望能借鉴教师培训的可取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