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公司债券市场都比较发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公司债券与股票和银行贷款相比,出现严重结构性比例失调,公司债券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条“短腿”。其突出表现在于公司债券一级发行市场规模小、品种少、定价不合理;二级流通市场交易量小、换手率低、流动性不足。我国公司债券市场这种发展滞后的现状,不仅不符合国际债券市场的实践,更不适应我国目前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产运作、投资选择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影响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优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增长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明显提高。因此,必须认真研究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及我们过去的经验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推动公司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本文以我国公司债券为研究对象,以其发展内涵为主线,运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意在通过研究找到制约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探悉其发展滞后的深层次原因,探索适应我国现状的公司债券市场发展路径。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公司债券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通过分析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的区别与联系,规范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并分析我国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现实意义,阐述了当前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主要从理论上证明公司债券融资的优越性及公司债券市场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分别运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建立了分析框架,从而证明我国的公司债市场规模发展严重滞后及市场流动性的不足的现状,并结合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对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第四部分针对前文分析的种种原因,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设计出从公司债券市场内在制度和外在环境着眼的有效发展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