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学会考制度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yjc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毕业会考制度是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程》,正式开启民国教育会考制度。之后,1933年颁布《中学学生毕业会考规程》,1935年再颁《修正中学学生毕业会考规程》。这是关于民国教育会考制度的三个重要文本。抗战期间,沦陷地区不得已无法实施这一考试。抗战结束后,由于交通、物价等多种原因,中学会考制度最终停止。民国中学毕业会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利弊效应均十分明显,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往往见仁见智。其支持者认为会考可以净化学风,巩固教学,增进效率;反对者则认为会考绑架教学,毒害青少年身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考试制度,民国中学毕业会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对这一重要考试制度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观照意义。本文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理由,研究意义、目前研究的现状,以及运用到的相关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民国会考制度出台的原因,包括先前的学制改革遗留下一系列消极影响,中学教育混乱的局面,国联教育调查团的建议,以及重视考试的教育传统。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会考的基本架构,包括考试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如筹备考试委员会,考试经费的投入,考试的地点选择,考试的程序安排等;考试结束后,成绩的核算,以及对学生的奖惩原则,最后,从考试对象,考试科目,成绩的核算三个方面反映出会考的变革。第四部分,通过发掘会考实施后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应,选取了一些群体对待会考的态度,从而全面、理性评价会考制度。第五部分,结合民国中学会考制度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讨论当代高中会考、学业水平考试改革,以期古为今用,发挥教育史研究。
其他文献
对肺癌高发区个旧市女工的肺癌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已建立肺腺癌细胞系(GLC—82),至1984年1月9日,已存活一年零五个月,传至123代,群体倍增时间48小时,细胞增殖周期20小时,集落
<正>2004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相关要求。然而,对于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师资的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力工
抓住写作思维核心进行作文智能系列训练刘彦春,李善武,丁仁祖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效率?有没有一条新路可走?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与实验,我们探索出了一条中学作文智能系列训练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对南京市第九中学初中女生体育课兴趣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其因素,并提出了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不仅在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取得了重要成绩,金融市场也进入了一个战略性的发展时期。我国的券商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并在从20
如果说互联网行业是今天的"风口",那么我想,新能源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便是"大气环流",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是历史的,是必然的。
<正> 本实验在8只健康杂种狗的口内制备了64个牙周骨缺损,以新研制的复合生物陶瓷(Compaund Bioceramic,CBC)植入骨缺损作为实验组、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Hydroxylapatite,HAP
本文从分析洁净厂房的三种主要送风模式着手,指出近年来在我国大量采用的风机过滤器机组(FFU)的模式未必最佳,如果不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而是盲目跟从,势必给投资、运行
高效课堂的实施,根本在教师,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关键因素。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中的不足,本研究的评价模式注重评价目的的教学诊断与教学改进相结合、评价主体与教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