铕(Ⅲ)/铽(Ⅲ)及镝(Ⅲ)金属有机荧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醛类分子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q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稀土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共同构成的稀土金属有机荧光配位聚合物表现出很多优良的性质,在发光设备及传感器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对于稀土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大多是分散性不理想的块状固体,合成周期长,需要较高的合成温度,操作繁琐,因而简单、快速、节能、温和环保的合成方法亟需开发,合成的聚合物颗粒尽可能是纳米尺寸的、水溶性良好、功能多样化的。稀土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在分子传感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甲醛、乙醛、丙醛等醛类分子由于其生物毒性和基因毒性,他们的识别、检测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利用稀土金属有机荧光配位聚合物优良的性质.试图开发其在醛类分子识别领域中的应用,希望能建立可视化识别醛类分子的荧光方法。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铕(Ⅲ)、铽(Ⅲ)、镝(Ⅲ)和芳香多羧配体为原料,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小尺寸、溶解性良好的稀土金属有机荧光配位聚合物,并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及其在醛类分子识别中的应用,希望基于稀土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建立醛类小分子的可视化识别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1)常温常压条件下,以表面活性剂辅助一步合成了稀土金属有机配位聚Tb2-xEuxBDC(0≤x≤2,BDC=1,4-benzenedicarboxylate)。此聚合物具有可以调控的荧光发射,通过调控两种稀土离子的比例可以获得由绿、黄、橙到红之间的不同荧光发射的材料。另外,以Tb(Ⅲ)聚合物和甲醛、乙醛、丙醛为例,考察了聚合物与小分子醛作用前后聚合物荧光发射的变化,实现了聚合物对小分子醛的识别。(2)利用氨基对苯二甲酸(2-amino-1,4-benzene di-carboxylic acid,H2aBDC)和Dy3+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稀土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DyaBDC的纳米球。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可对纳米颗粒粒径进行调控,文中获得了80nm、150nm、350nm、700nm等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研究配位聚合物与水和醛类分子的相互作用发现,两种分子的出现,可以使本来不具有荧光发射的聚合物呈现出强烈的蓝色或靛蓝色荧光。以甲醛、乙醛、丙醛为例,详细研究了醛类分子的加入对聚合物荧光发射尤其是发射峰位移的影响,并基于此实现了对醛类分子的识别。初步研究了聚合物与水作用后,荧光发射的变化,并构建了荧光印刷板的雏形。此外,还对聚合物纳米颗粒的暗场散射性质进行了初步表征。总之,通过系列表征和研究,构建了多功能的稀土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DyaBDC的纳米球。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现实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方式有出租、买卖、征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利益驱动、进城发展需要、休闲养老需求等方面。而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下,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电视剪辑艺术的发展。对此,本文对信息时代下的电视剪辑艺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促进我国电视传播行业的发展。
通过对学习型组织的发展过程分析,给出了基于构建学习型组织绩效管理的影响因素模型和绩效管理三环模型,并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反馈环对影响绩效管理的诸因素:组织学习力、共
本文以(1R,2R)-1,2-二苯基乙二胺(1R,2R-DPEN)为手性配体,通过氨基磺酰胺化及与金属钌的配位反应,制备了手性金属钌催化剂(Ru-DPEN-Ts)。以Ru-DPEN-Ts为催化剂研究了不对称1,
以广东省上市的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以客户获利水平、员工获利水平和政府获利水平等指标代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选择主营业务收益率CROA代表企业经营绩效,运用回归分析
在当今的竞技体育中,训练负荷接近人体生理极限,必然产生运动疲劳,甚至导致过度训练,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成为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疲劳的研
铁电材料具有良好的铁电性、压电性、热释电性以及非线性光学等特性,是当前国际高新技术材料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热点正向实用化发展.在这主要介绍了铁电材料的
随着影视制作的工艺全方位转变为数字化运行模式,在制作的流程与方法上出现了很多新兴领域,数字化调色技术逐渐发展成为影视后期制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数字化调色技术的
二类油层平面、纵向非均性强,井组油层条件差异大,开发过程中参数优化及跟踪调整难度大,需要对油层地质解剖,进行油层井组分类划分。在考虑有效厚度、渗透率、河道砂厚度、河
针对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法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工艺,研究开发了新型铜络合催化剂,对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