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作燊(1915—1975),作为中国第二代归国建筑师,直接从事于现代建筑大师格罗比乌斯,追随其从伦敦A.A.到哈佛大学,接受了真正的现代建筑教育.他回国后,第一个将包豪斯式的现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作燊(1915—1975),作为中国第二代归国建筑师,直接从事于现代建筑大师格罗比乌斯,追随其从伦敦A.A.到哈佛大学,接受了真正的现代建筑教育.他回国后,第一个将包豪斯式的现代建筑教育方法带入中国.在中国建筑教育界学院派一统天下的局面下,于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开始了全新的现代建筑教育尝试,成为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并且对后来的同济大学建筑系的教学思想和特点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作用.该论文在介绍黄作燊生平经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他的教学思想,分析其来源、形成和发展,深入具体阐述他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揭示包豪斯和哈佛的教学体系对他的教学方法的直接影响以及后期同济阶段他的教学、设计思想在强大的社会政治压力下的发展状况和影响,以求对其教学思想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最后,该文也对设计作品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作为理解其建筑思想的辅助材料.
其他文献
该文共分两篇,上篇从广义的街道空间出发,以尊重历史、自然、人文的务实精神,崇尚理想、未来的科学态度,结合唐山市的具体问题及城市特色,探讨了唐山市街道空间与广场的发展
全球性的环境恶化和能源、资源危机已经越来越相起全人类的普遍重视.建筑作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常规能源.如何减少
本论文依托于一个实践项目:中央大学旧址工艺实习场保护修缮工程暨校史陈列馆设计。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项目实践,主要内容为项目设计的分析、表现和技术图纸;第二部
信息社会已成为一个实际的、令人无法回避的现实.在信息社会中,虚拟空间无边无垠、无处不在;大规模的数码网络正在迫使建筑设计作根本性的改变.在网络时代,建筑不再创造永恒
在过去短短20年间,珠江三角洲得益于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一跃成为全国经济水平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就.该文试图从该地
城市广场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都将城市广场的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丰富市民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其中也存在许多不
该文探索21世纪办公建筑在生态上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该文从生态学的一般理论出发,结合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思想,尝试提出办公建筑的"整体生态设计观",全面、整体地审视办公建筑
地方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想,已超出了建筑设计方法理论范畴,而成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之一.论文试图辩清地方主义的概念,通过建筑作品的分析,来得到于自身的有益启示.第一部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