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肉苁蓉种子萌发的条件和机理,本文以管花肉苁蓉、荒漠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萌发过程中胚和内源激素的变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肉苁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肉苁蓉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主要结果如下:
1.氟啶酮处理的三种肉苁蓉种胚生长经历了萌发启动、缓慢生长、直线生长和停止生长四个时期。萌发启动阶段的种胚长度未发生变化,但胚根极细胞已开始分裂生长,并且种胚细胞内部已分布有淀粉粒。萌发启动后的种胚顶端细胞迅速的分裂和伸长,经历了缓慢生长和直线生长期后,最后逐渐停止生长。在种胚生长发育的后期,胚根顶端附近皮层细胞伸长,形成乳突和根毛状吸器。蒸馏水处理的三种肉苁蓉种胚形态和结构始终未发生改变。
在种子培养过程中,氟啶酮和蒸馏水处理的管花肉苁蓉种子内源ABA含量都逐渐下降,并最终无显著差异。GA<,3>含量在培养前4天都逐渐下降,此后,氟啶酮处理的种子GA<3,>含量上升,蒸馏水处理种子保持不变。
2.适宜浓度的NAA、GA<,3>和6-BA能够提高荒漠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种子萌发率,ABA和多效唑会抑制三种肉苁蓉萌发。GA<,3>和6-BA能够促进肉苁蓉胚根的伸长,而ABA抑制胚根伸长。
3.三种肉苁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30℃,低于5℃或高于35℃,种子不能萌发。80℃高温处理会导致三种肉苁蓉种子死亡。盐生肉苁蓉种子耐盐性强,NaCl浓度临界值为0.04mol.L<-1>,管花肉苁蓉和荒漠肉苁蓉种子耐盐性较弱,NaCl浓度临界值为0.02 mol.L<-1>。光照、预培养时间和去种皮对三种肉苁蓉种子萌发率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