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作为基层训练组织之一,为体育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南昌作为江西省会城市,更要抓住机遇,加快步伐,发展自己的特色,为江西的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本文运用资料查询、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南昌地区的南昌市、新建、进贤、昌北各个省级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以下简称中小学传统校)的项目布局、生源状况、运动员输送状况、教练员状况、训练状况、竞赛及管理状况、场地、设施、器材、经费状况和制约传统校发展因素等诸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到南昌地区省级中小学传统校发展的总体状况较好。各校都能对传统项目的发展持积极态度,都较重视传统项目的训练工作;各校在原有条件下克服种种困难,发挥本校优势项目;对训练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制定训练计划;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活动。推行“体教结合”的利与弊,且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体育项目布局不合理,田径项目所占比例过大,小学所占比例小于初、高中学传统校;项目地域分布也不合理,市区传统校所占比例过大,郊区、县城、农村传统校占比例过小;体育专职教练员缺乏;基本是体育教师兼任教练员;教师的培训与交流少;教练员学历、职称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课余训练的时间和次数能够保证,但习练矛盾依然突出;训练制度不完善,教练员训练不够系统;家长对体育认可程度低;标准场地和室内场地较少;人才的输送和传统校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体育经费的匮乏。学生运动员的选材途径手段单一,选材面窄;培养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太少;竞赛体制不完善等等。这些不利因素都直接影响到了南昌地区传统校传统项目的开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南昌地区四县均匀分布省级中小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加大评估工作的力度,调整项目布局,项目的设置要有规划性,多样性;改革招生办法,解决“瓶颈”问题;进一步完善“一条龙”输送渠道;正确处理好习与练的关系;加强教练员业务培训;完善训练、竞赛机制;加强学校领导对体育训练的重视,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场地器材的条件,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训练和比赛资金;正确处理好习与练的关系;拓宽生源面,进行跨地区选材,以优越的条件吸引优秀学生运动员;进一步加强体育训练教练的培训工作,实行体育训练专职教练选聘制度,拓宽引进教练的渠道,完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激励机制等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