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员工持股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企业股权结构改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有企业和公司制企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员工持股制度在企业改革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西方国家对员工持股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早,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但针对企业是否应该实施员工持股,员工持股与企业绩效到底存在何种关系等具体方面的研究,学术界还存在着一些争议。相比之下,我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时间相对较短,对这一制度的实践还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对于员工持股绩效的研究以及其具体作用机理探析,员工持股以怎样的路径和传导机制影响企业价值的实证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发掘。鉴于此,本文以2014-2017年A股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的方法探析员工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员工持股影响企业绩效的具体作用路径。通过研究本文发现,第一,员工持股确实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员工持股比例的多少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员工持股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应可以通过三条作用路径实现,即员工持股-治理结构-企业绩效路径、员工持股-经营效应-企业绩效路径和员工持股-财务效应-企业绩效路径。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财务杠杆这一中介路径效应尚不存在。员工持股对企业绩效的总体影响效果取决于员工持股的公司治理途径效应、经营途径效应的合力大小。鉴于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对企业价值确实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提升作用,因此企业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可以适当提高员工持股的激励水平,同时完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员工持股在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加强员工持股方面的立法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对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财政激励和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