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旋转磁岛对快离子输运影响的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U73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高能量离子的输运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研究的推进,由磁流体力学(MHD)不稳定性诱发的快离子输运,是近年来托卡马克核聚变研究的重点。以往的快离子输运研究中,更多的关注高频模诱发的快离子输运,例如环位形阿尔芬本征模。但是MHD的低频、甚至静态的磁扰动,能显著增加快离子输运,由于与高频模诱发的快离子输运的认识不一致,对于低频磁扰动诱发的快离子输运的物理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低频旋转磁岛是新经典撕裂模(NTM)磁岛具有的特征,实验上观察到旋转的NTM磁岛使得通行快离子产生迅速的损失,捕获快离子损失速度相对通行粒子慢,但是损失通量显著大于通行粒子。通行和捕获快离子损失具备共同的特征:损失快离子的周期和旋转磁岛的周期锁相,而且只在某些投掷角(pitch angle)区域发生损失,快离子在迅速的损失过程中发生了慢化。目前,对于旋转磁岛诱发快离子输运的研究,主要采用单粒子轨道理论,漂移岛宽交叠是诱发快离子损失的主要物理机制。  本文采用漂移动理学方法,对快离子输运过程建立模型进行研究。着重研究了岛旋转与通行快离子的共振相互作用诱发的输运,对快离子损失的投掷角选择性和迅速的慢化,首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证实了共振的漂移岛面和磁岛面的交叠形成了快离子输运路径的理论。论文首先介绍了MHD不稳定性诱发的快离子输运的研究现状,引出了低频旋转磁岛对快离子输运的研究问题;然后,介绍了导心轨道理论,对托卡马克中的磁场的Boozer坐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推导出了存在磁扰动情况下的快离子的单粒子运动方程,对通行和捕获粒子的共振条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漂移岛的结构方程,对漂移岛宽交叠诱发快离子输运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3章和第4章为本论文的研究侧重点,取得了如下研究进展:  1)建立了考虑磁岛旋转和碰撞效应的快离子输运模型。在一般的研究快离子输运的工作中,因为旋转磁岛的频率和快离子与背景等离子体的碰撞率都很低,通常被忽略。本论文的研究中发现磁岛的旋转能在磁岛附近的磁面产生岛静电势,磁岛的模频率和快离子产生共振,共振通过岛静电势与磁面发生耦合,形成共振通量面。不同位置的共振通量面对应不同的能量,快离子由于漂移穿过不同的磁通量面,同时还会穿过相空间耦合的共振通量面。共振通量面越密集,面与面之间的能量梯度越大,碰撞的耦合效应越显著。本文考虑了这两种效应,推导出了快离子输运的动理学方程。  2)发现了共振通量面和磁岛面的连续性交叠形成快离子输运路径的物理机制。共振形成的共振通量面和磁岛面具有映射关系,论文把这种映射称为岛面交叠,文章计算了连续交叠的共振漂移岛面区间,在这个区间中快离子可以连续的穿越岛磁面产生输运,然后对朗道共振条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不完全重叠和完全重叠两种输运方式。  3)理论证实了快离子损失的投掷角(pitch angle)选择性。利用岛面交叠的模型,论文分析了从磁岛有理面到等离子体边界的共振漂移岛面结构,发现在等离子体边界处存在投掷角间隙。存在三种共振漂移岛面结构,一种没有投掷角间隙,投掷角散射占主导;第二种漂移岛面存在投掷角间隙,快离子穿越漂移岛面时,同时会发生投掷角散射和能量改变;第三种漂移岛面也存在投掷角间隙,但是这种漂移岛面一部分在通行区,另一部分在捕获粒子区,快离子主要发生能量的改变。三种漂移岛面,通过连续性交叠形成三种不同的输运路径,对应的投掷角区间也不一样,证实了快离子损失的投掷角选择性。  4)发现了快离子迅速慢化的物理机制,定量的估算了慢化时间。很小的碰撞率与拥挤的共振漂移岛面耦合,共振的漂移岛面越密集,面与面之间的能量梯度越大,产生的输运效应越明显,同时耦合慢化效果也越显著。论文推导出了快离子输运的扩散系数和总的径向速度,得到了快离子的耦合慢化率,定量的估计了快离子的慢化时间,其结果与ASDEX Upgrade装置上的快离子损失结果定性的一致。  文章的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工作展望。
其他文献
精密球铰链和球关节是机器人、并联机构、并联机床和并联测量机上重要运动部件,应用十分广泛。如果能实时获知球铰杆在空间任意方向上的回转角度,将有助于实现对球铰链的运动控
第一卷 电竞之伤rn楔子rn春明网吧对面的栀子花开了.rn我们的爱情死了.rn才5月,这个被称为火炉的城市已开启了夏天模式,乘凉的人们在街上游荡,各种与冰凉有关系的小贩层出不
期刊
为了对电梯的曳引机和控制柜的温升情况做一个系统、客观、全面的评价,通过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对215台电梯进行测试并采用正态分布法对测试所得数据进行评定.经评定符合正态分
滚动压印技术,因其分辨率高、可连续大规模压印,且加工成本低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的运用,被誉为新一代压印技术。本文拟重点研究紫外压印中辊压模具制作的关键技术。  辊压模
近年来,基于沸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等应用背景,发生在并联多通道自然循环系统内的流动不稳定现象逐渐受到研究者关注。然而,不论是实验研究还是数值计算,目前对多通道流动不稳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多,电梯安装数量与日俱增,电梯的安全应用也备受大家的关注.曳引机作为电梯的驱动部件,其安全性尤为重要.GB/T 24478-2009《电梯曳引机》中规定:
期刊
随着四足机器人的发展,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四足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驱动执行器选择呈现多样化。但现阶段四足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方向正逐渐朝着轻量化、模块化、智能化和高自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