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化疗前不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晚期食管鳞癌(ESCC)患者一线化疗后的客观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对晚期ESCC患者的化疗疗效和PFS的影响。资料与方法纳入2012年01月—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组织病理学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且临床分期为Ⅳ期的患者64例,接受的一线化疗方案均为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统计患者化疗前血清LDL-C水平、年龄、性别、BMI、ECOG PS评分、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化疗开始时间及肿瘤进展时间。本单位LDL-C正常参考范围为LDL-C<3.61mmol/L,以正常上限值为基线水平分为2组:LDL-C≥3.61mmol/L为升高组;LDL-C<3.61mmol/L为正常组。疗效评价均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RECIST 1.1)进行,直到患者出现肿瘤进展或死亡。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或中位数来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分析2组间不同临床特征及化疗疗效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组间PFS的差异。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不同LDL-C水平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LDL-C正常组患者36例,LDL-C升高组患者28例,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血清LDL-C水平与年龄、性别、BMI、ECOG PS评分、肿瘤侵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2.LDL-C水平与ORR、DCR的相关性64例患者无失访、死亡,完全缓解(CR)3例(4.7%),部分缓解(PR)16例(25.0%),疾病稳定(SD)11例(17.2%),疾病进展(PD)34例(53.1%),ORR为29.7%,DCR为46.9%。LDL-C正常组患者CR 2例(5.5%),PR 12例(33.3%),SD 7例(19.4%),PD 15例(41.8%),ORR为29.7%,DCR为46.9%。LDL-C升高组患者CR 1例(3.6%),PR 4例(14.3%),SD 4例(14.3%),PD 19例(67.8%)。LDL-C正常组的ORR为38.8%,LDL-C升高组为17.9%,2组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38,P=0.068);LDL-C正常组的DCR为58.2%,LDL-C升高组为32.2%,2组的D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8,P=0.037)。结果显示:与LDL-C水平升高患者相比,LDL-C水平正常患者具有较好的DCR,ORR也有增加的趋势。3.LDL-C水平与PFS的相关性64例患者的中位PFS期为8.5个月。LDL-C正常组的中位PFS期为9.0个月(95%CI:8.1~9.9),LDL-C升高组为7.0个月(95%CI:5.6~8.4),2组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8,P<0.001);其他因素间的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LDL-C水平正常患者的PFS明显优于LDL-C升高患者。结论1.LDL-C水平正常的晚期ESCC患者在一线化疗上具有更好的疗效及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更能从一线化疗上获益。2.LDL-C水平可作为晚期ESCC患者的一个潜在的疗效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