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承认而斗争到多元正义构想——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jiao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耐特是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领导人。他的承认理论在世界学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承认理论转向。   他从黑格尔耶拿时期的“为承认而斗争”吸取资源,运用米德社会心理学对其进行后形而上学的改造。通过对福柯理论的批判,哈贝马斯理论的借鉴和发展,以及对马克思、萨特、索雷尔的理论追溯,逐渐形成了承认理论。在与其他理论工作者的辩论和比较中,逐步完善了他的理论旨趣,即揭示出社会发展的道德动力就是为承认而斗争。   在本文中,我首先从承认概念入手,寻找出霍耐特承认概念与其他承认政治概念的异同。探寻了他与承认理论“结缘”的时代和知识背景,并追溯了承认理论的理论渊源。霍耐特承认概念与黑格尔的承认概念都源于费希特对承认的解释。也就是,一种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但是霍耐特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阐释了承认与蔑视、蔑视与反抗的关系。随后,我梳理了承认理论的理论内容,明晰了从承认理论到多元正义构想的演进脉络。承认的三个原则是,“爱”、“法律”和“团结”,与之对应的自我实践关系是,“自信”、“自尊”和“自豪”。当承认被拒绝或者没有得到正确承认的时候,就会造成三种蔑视体验,即“强暴”、“剥夺权利”和“侮辱”。蔑视体验不断摧毁着个体的自信、自尊和自豪,引发了社会冲突。最后,主要评述了霍耐特承认理论的积极意义和理论限度。承认理论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对马克思主义的另种角度解读对学术界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下,他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显得力道不足;对社会道德的设想又有明显的理想主义倾向。对待承认理论,我们要看到它的新意和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用。
其他文献
安全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首要条件,离开了安全,一切生产和活动都将失去意义。在社会交往中,安全保障义务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义务。对于此项义务,世界各国虽然对其称谓不一样,
经理权法律制度是公司经理制度的核心,在公司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股东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经理地位不断提高。公司治理结构从股东会中心主义走向
全文由导语、正文四章、结语和参考文献、附录、后记组成。作为论文阐述的补充性说明,文中附有图表112幅,文后附有古歌演述片段、摘选的田野日志、田野访谈,以及本人实地拍摄的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探索和共同创立的理论成果之一。其中,恩格斯在其创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马克思逝世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这一理论,并在实际工作中发展了它,最终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