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肛周手术患者腰麻后立即俯卧位对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效果的影响,探讨一种安全、高效、合理的俯卧位手术麻醉方案。方法随机选择择期行肛肠外科俯卧位手术患者80例,年龄1774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其中A组和B组均含两个亚组A1、A2和B1、B2,各亚组20例。80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接受胃肠道准备,入手术室后进行连续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呼吸频率(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建立静脉通道,予乳酸林格氏液0.15ml/kg.min输注,安静平卧10分钟后后记录下生命征基础值后开始麻醉。穿刺部位为L34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隙注药速度均为0.2ml/s。A1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7.5mg后立即俯卧位,A2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5mg后立即俯卧位;B1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7.5mg后平卧10min后俯卧位,B2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5mg后平卧10min后俯卧位。观察并比较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及麻醉持续时间;使用改良Bromage等级评分法进行运动阻滞评级;记录俯卧位后1min, 3min, 5min, 10min, 20min, 30min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时间、术中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寒战、恶心呕吐及术后自行排尿情况及例数。结果各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固定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与A2、B1与B2组感觉阻滞最高平面、运动阻滞Bromage分级及麻醉持续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与B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均无低血压、呼吸抑制、术后头痛患者,四组患者恶心、呕吐、寒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2(腰麻5mg立即俯卧位组)和B1(腰麻7.5mg先平卧位后俯卧位组)组各出现一例心动过缓,但两位患者年龄分别为27和33岁,身体强健,且初始心率分别为58和63次/分,不考虑是与麻醉相关的心动过缓。术者满意度评分均为Ⅰ。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时间A组小于B组(P<0.05)。尿潴留的发生率A1组小于A2组;B1组小于B2组(P<0.05),但A组与B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布比卡因5mg和7.5mg蛛网膜下腔注药后立即俯卧位安全、可行且缩短了手术等待时间。其中5mg与7.5mg麻醉镇痛、肌松效果相似,但5mg尿潴留发生率相对低。0.5%布比卡因7.5mg或5mg腰麻用于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