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奏鼓是浙江温岭处一种民间娱神的舞蹈,被称为“中国渔村第一舞”,是当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对大奏鼓民间舞蹈的记录和传播方式有专题书籍出版、电视采访、新闻报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奏鼓是浙江温岭处一种民间娱神的舞蹈,被称为“中国渔村第一舞”,是当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对大奏鼓民间舞蹈的记录和传播方式有专题书籍出版、电视采访、新闻报导及传统艺术呈现方式,除此之外,大奏鼓相关动画创作和动画传播形式还未可见。动画本身具有夸张幽默性、亲和力和感染力特征,将大奏鼓民间舞蹈艺术与动画相结合能增加动画作品本身独特性的文化内涵,也能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传播途径。本文以大奏鼓民间舞蹈的造型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其角色造型来源于福建“火鼎婆”、高甲戏中的“女丑”形象,动作似提线木偶简单、机械。在温岭本土扎根后由于地理环境和当地民风民俗影响,加入了许多与海洋文化相关的符号元素,如大奏鼓表演者的渔婆服上由原来的蝴蝶与钩子纹统一为鱼纹;表演道具上增加海洋生物形象;舞蹈动作编排上增加海浪等队形。表演者们男扮女装,涂脂抹粉,形象似戏曲中的媒婆,舞蹈动作上夸大了动作幅度。“扭腰打胯”的动作再配合所持乐器不同,在合乐声中营造出了民间特有的热闹、喜庆氛围。原创动画短片《渔舞》以大奏鼓民间舞蹈的传播为主要目的,基于前期文献收集和对大奏鼓之乡里箬村的实地考察,对得到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提取大奏鼓民间舞蹈造型元素中的图形和纹样融入动画设计中。利用影视资料,使用逐帧暂停提取关键动作进行动画夸张变形和简化,将其运用在动画短片中的动作呈现。《渔舞》故事短片剧本上以当地海洋文化特色课程为原型,由老师讲解大奏鼓的来源与简单解说后布置考察大奏鼓任务,驱动主人公主动去了解大奏鼓这种民间舞蹈,在考察中潜移默化得吸收了知识,在动画表现上科普了大奏鼓作为多重文化融合特征的温岭民间舞蹈。《渔舞》动画短片以青少年的视角带领观众认识和了解大奏鼓这种民间舞蹈,在动画中呈现大奏鼓民间舞蹈造型上的变化和特征及其来源,展现大奏鼓民间舞蹈这种海洋文化下幽默诙谐的艺术表达形式,利用好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用动画的形式传播和传承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对大奏鼓民间舞蹈的传播和推广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以20世纪80、90年代三泰地区民居屋脊装饰为研究对象,根据几年来多地实际考察走访、拍摄、分析和绘制的资料,对此时民居屋脊装饰种类进行了系统图解和归类,就几种典型脊饰进行了深入的艺术分析和文化解读。正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第二章根据20世纪80、90年代三泰地区脊饰所寓涵的现实追求和文化象征等特点,对脊饰题材进行梳理与分类,归纳为“求吉纳祥、镇宅辟凶、多子多寿、求财逐利、敦伦促教”五个方
在金湖凹陷阜宁组地层小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研究其沉积及砂体特征,结合区内地形、断裂等基本构造特征,建立了不同地质背景下隐蔽圈闭发育模式和成藏模式,重点针对砂岩储层开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催化剂厂是我国石油系统最早开始石油炼制催化剂生产的专业厂,具有60多年的催化剂生产经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催化剂市场对催化剂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全域旅游的号召下,沙漠旅游这种新颖的旅游方式逐渐被“解锁”,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可与接受,从而成为我国西北部地区特有的一种旅游形式,沙漠旅游从此变得不再陌生与遥远。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西北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沙漠旅游作为旅游界的“后起之秀”各方面都还不是很成熟,这就使得沙漠的利用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而对于一些身处沙漠边缘的
全媒体传播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呈现多样化。近几年以传统文化为原素材的电视节目不断兴起,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载体。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武器和科学武器。对电视文化类节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开发也是提高公众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的需要。但是,电视文化类节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开发在市场化、娱乐化、多元化
PGC7(也称为Stella或Dppa3)首先被鉴定为在原始生殖细胞(PGCs)中高度表达的基因,还是一个参与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印记维持的母源效应蛋白。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
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是一种最常见的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之一。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由核心岩藻糖基转移酶(Fut8)催化的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密切
核磁共振是指磁矩非零的原子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吸收特定频率电磁波的现象。近代科学家们将核磁共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领域,为人类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核磁共振本质上是一种低灵敏度波谱的技术,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方法来达到提升核磁共振灵敏度的目的。动态核极化是其中一种用于提升核磁共振灵敏度的方法。它通过原子受特定频率电磁波辐照,实现电子与原子核极化转移,从而达到提升核
本文选择2018年一次大西洋飓风“迈克尔”个例,评估了GOES-16温度廓线在飓风期间的精度,并基于WRF模式,利用三维变分(3DVar)和集合变分混合(Hybrid)同化方法,实现了对GOES-16
太赫兹(Terahertz,THz)电磁波是指频率范围在0.1THz10THz之间,波长介于0.03mm30mm的电磁波。其又被称为太赫兹波、T射线。由于太赫兹波在电磁波谱中处于特殊的位置,使其拥有高穿透性、瞬态性、低能性和相干性等独特性质,在学术和应用方面有非常巨大的潜力。所以其在生物医、通信、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成果。太赫兹技术的发展关键之处在于太赫兹辐射源的发展。真空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