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绝经术后性激素变化与绝经相关症状的研究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ong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人工绝经术后的性激素变化,及绝经相关症状出现的关系,为妇科恶性肿瘤人工绝经术后患者绝经相关症状的管理和干预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贵州省肿瘤医院妇瘤外科因妇科恶性肿瘤需切除双侧卵巢的未绝经患者45例作临床病例研究;化学发光法测定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的水平,并统计分析。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评估患者术前1天、术后1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绝经相关症状的状态。  结果:1、45例人工绝经患者性激素水平术前至术后7天 FSH由(9.12±6.48IU/L)到(44.20±16.99 IU/L),LH由(7.59±6.58 U/L)至(21.06±11.35 U/L),E2值从(488.13±305.44Pmol/L)降至(41.98±26.12 Pmol/L)。FSH、LH值从术前至术后7天呈持续升高(P<0.05);E2值术前至术后7天呈下降状态(P<0.05);性激素水平于术后5天达到绝经水平。2、改良kupperman评分表评估:1)手术前后kupperman评分程度的变化:患者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绝经症状程度相比,症状为轻、中度患者较术前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各症状进行方差分析,潮热、感觉异常、失眠、情绪波动、抑郁等核心症状,术后评分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眩晕、疲乏、头痛、心悸、皮肤蚁走感、泌尿系感染等症状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术后1月与术后3、6、9、12月的kupperman评分总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月与术后6、9、12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6月与术后9月、12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即人工绝经术后6月绝经相关症状趋于平稳。  结论:1、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人工绝经术后5天性激素下降达绝经水平;2.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绝经相关症状中核心症状在术后1月出现,在术后6月症状逐渐趋于平稳。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肿瘤,整个病程中一半的患者为晚期结直肠癌(AdvancedColorectal Cancer,ACRC)。化疗是ACRC治疗的主要手段,化疗药物5-FU与奥沙利铂或伊利替康的联合应用将ACRC
目的:  通过与传统的改良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方法比较,探讨用半螺纹空心钉联合钢丝固定治疗横行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自2014年01月至2015年12月间伴有移
背景及目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是常见的脑血管病,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通常认为TIA是脑梗死的先兆表现,未经治疗,TIA有1/3可发展为脑梗死,
静脉全麻药异丙酚(propofol)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和ICU镇静。近年来,异丙酚抑制炎症反应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和报道也日趋增多。但有关异丙酚抗炎的具体信号转导机制,并不清楚,无法形成完整的理论,从而局限和阻碍了异丙酚抗炎的具体临床应用。在全身炎症反应中,单核细胞是最重要的效应细胞。因此从血液单核细胞蛋白质谱入手,作为研究异丙酚抗炎作用机制的重要切入点。既往已经有很多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