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出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老年人对于报纸的使用与依赖程度远高于年轻群体。因此,探寻老年报刊的演变轨迹及发展战略,为当代媒介的信息生产与营销提供借鉴已成为重要话题。《中国老年报》1988年7月6日成立于北京,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国家级老年报,以老年人和涉老工作者为核心受众群体,自创办以来在老年报行列中居于领军地位。新世纪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和新媒体发达等环境的冲击,《中国老年报》不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由专业型报人为主体的办报模式演变为“记者-通讯员-老年人”共同办报的经营模式;由偏重宣传党和政府关于离退休人员各项政策方针的形象演变为重视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健康娱乐资讯的服务者形象;在形态定位上,善于运用宏大叙事策略、民本策略以及依据视觉轨迹设计版面等表达技巧,塑造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版面简洁清晰的报纸形象;在营销手段上,由单一的行政摊派发行逐渐扩展为政府力量、医药保健品广告资源、品牌化战略联合经营的格局。探寻这一系列的演变轨迹,研究发现《中国老年报》发展战略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版面单一化、主题设置不平衡;服务指向不明确;媒介融合力度和深度不够等。这些缺陷制约了《中国老年报》核心竞争力的打造,老年人心中媒介选择的目标设置和媒介依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的老年报应进一步准确定位受众群体,吸引“新新老人”;聚合多种市场力量,组建全国性老龄传媒产业群;更新服务视角,清除影响老年人阅读的障碍,为老年人打造专属他们的“微传播”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