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鸭抗血清3型鸭甲型病毒性肝炎选育研究初探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lo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甲肝3型病毒是危害雏鸭健康的重要病原之一,每年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还没有用于预防3型肝炎的疫苗,预防该病主要依靠卵黄囊抗体。但是,当雏鸭注射卵黄抗体后,往往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或浆膜炎,损失惨重。如果能够培育抗肝炎病毒的肉鸭专门化品系或新品种,无疑是为预防该病寻找到更有效的途径。目前,畜禽抗病育种尚处在起步阶段,抗病育种的分子基础知之甚少,在肉鸭等水禽方面更是未见报道。为此,本文以北京鸭为试验动物,通过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甲肝3型病毒,选择抗性家系及其个体留种,先后持续2个世代。在此过程中,研究了抗性鸭和易感鸭在血清生化指标和先天免疫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以探索抗性鸭对3型肝炎病毒的抗性机制,试验结果如下:试验1:以Z8系北京鸭为研究对象,首先用50枚鸭胚,确定了该毒株半数致死浓度为10-5.7/0.2ml。试验按照母鸭:公鸭=4:1组建F0世代278个家系。先后收集种蛋2批,第1批以其中的164个家系为研究对象,收集种蛋14天,出雏1132只;第2批以278个家系为研究对象,收集种蛋7天,出雏1589只。第1批雏鸭于7日龄时人工感染鸭甲肝3型病毒(DHAV-3);第2批雏鸭于3日龄放入患病鸭群。结果表明:(1)人工感染组雏鸭的死亡率为59.67%,自然感染组雏鸭的死亡率为61.74%,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2)人工感染组死亡率在90%以上(强易感)的家系有44个,死亡率为10%以下(强抗性)的家系有26个。(3)自然感染组死亡率在90%以上(强易感)的家系有94个,死亡率为10%以下(强抗性)的家系有47个;(4)人工感染雏鸭在攻毒后24h达到死亡高峰,自然感染雏鸭在混群后40h达到死亡高峰。表明不同家系对DHAV-3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而与何种感染方式无关。试验2:根据试验1的结果,进一步研究了F1代抗性鸭和强易感鸭全同胞后代的抗病力。本试验将F1代强抗性家系的公母鸭作为F2代强抗性组的亲本,共组建家系23个,出雏270只;将F1代一般抗性家系的公母鸭作为F2代一般抗性组的亲本,共组建家系96个,出雏884只;将F1代强易感家系的全同胞公母鸭作为F2代强易感全同胞组的亲本,共组建家系10个,出雏125只;将强抗性家系的全同胞公母鸭作为F2代强抗性全同胞组的亲本,共组建家系7个,出雏71只。将另一批Z8自然群体公母鸭作为F2代自然群体组的亲本,共组建家系54个,出雏429只。所有雏鸭于7日龄时人工感染DHAV-3,统计各组死亡率并比较DHAV-3检出率。结果表明:(1)F2代强抗性组的死亡率为2.22%,一般抗性组的死亡率为6.79%,均显著低于F2代强易感全同胞组的死亡率56.00%(P<0.05)。(2)F2代强易感全同胞组和强抗性全同胞组的DHAV-3检出率为100%,高于强抗性和一般抗性组的检出率。(3)强抗性组中22个家系的死亡率为0,强易感全同胞组中8个家系的死亡率大于56.00%。以上结果表明F1代抗性鸭后代具有抗DHAV-3的特点。试验3:研究了抗性鸭和易感鸭在感染DHAV-3后血清生化指标和先天免疫基因的差异。选取精神状态良好的Z8系自然群体雏鸭90只分为三组:30只腿肌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并且隔离饲养作为对照组;另60只腿肌注射0.2ml的DHAV-3病毒,根据是否发病分为易感组和抗性组。于攻毒后22 h,28 h,31 h,34h,37 h取出现典型死亡症状的易感组和无任何症状的抗性组各6只,对照组雏鸭6只。结果表明:(1)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易感组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抗性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呈波动性变化并且低于易感组。(2)易感组的血清IgA、IgM和IgY三种免疫球蛋白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低于对照组。抗性组血清中的这三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在22h~28h高于对照组(P<0.05),而31h~37h逐渐下降至低于对照组的水平。(3)易感组在22h~31h肝脏的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4h~37hMDA-5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抗性组的肝脏中MDA5基因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抗性组在22h~31h肝脏的α干扰素基因(IFN-α)和Toll样受体7基因(TLR7)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34h~37h这两个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DHAV-3感染后易感鸭肝脏功能受到不可逆的破坏,而抗性鸭可以诱导体内的相关免疫反应。试验4:研究了DHAV-3对两世代抗性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在注射病毒后第5天,12天,21天,28天,35天分别从F1代抗性组、F2代抗性组和对照组中随机抽取发育正常的6只接近各自平均体重的个体称重并且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至7周龄时分别从这三组中选取10只公鸭和10只母鸭进行屠宰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1)DHAV-3会侵染北京鸭的免疫器官,攻毒后5天到35天两世代抗性鸭体重小于对照组的体重。(2)七周龄屠宰结果表明:两世代抗性母鸭的龙骨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生产性能则没有显著差异。(3)F1代抗性公鸭胸宽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屠宰性能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F2代抗性公鸭胸宽、胴体重、胸肌重、骨架重、胸肌重、皮脂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差异(P>0.05)。F2代与F1代抗性公鸭相比,各项屠宰性能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DHAV-3对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大于母鸭。综上所述:根据两代攻毒试验可知,不同家系的北京鸭对DHAV-3的抗病性存在着差异,将强抗性公母鸭再次组建家系产生的F2代感染DHAV-3后死亡率显著下降。表明培育抗甲肝3型北京鸭品系有一定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Harms)、枸杞子(L.chinense Mill.)、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及黄芪(A stragalus m em branaceu)组方对镜鲤(Cyprinus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