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人口等方面发生巨大变迁,正规教育系统正在变得越来越陈旧,与迅速变化的社会不相适应,尤其到2 1世纪之后,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对教育的使命和功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随着正规教育走向制度化的弊端被逐渐暴露,人们像是返璞归真,开始对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刮目相看。这两大教育形态真正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事实上突破了正规教育的范围,有效地增加了社会成员享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兴趣,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依赖学习者内在的动力接受和学习新的知识。本文以正规教育存在的固有弊端为切入点,深入地研究了当代的三大教育形态: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绪论部分分析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正文第一章分析了正规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特点与功能以及列举了约翰·霍尔特、伊万·伊里奇、保罗·古德曼、约翰·泰勒·盖托和毛泽东这五位教育家对正规教育日趋制度化和形式化的批判与反思;第二章分析了非正规教育兴起的主要原因、特点与功能和几种典型的表现形式;第三章主要分析非正式学习、非正式教育的特点与功能以及非正式教育的主要实践途径。第四章从优势与不足两个维度对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进行两两比较,总结出了这三种教育形态之间存在的一种竞争与互补关系,最后针对这三种教育形态各自表现出来的弊端与不足提出了一些改善性的建议。通过笔者对这三种形态的分析与比较,最终得出几点结论:第一,正规教育尽管存在弊端与不足,但是由于自身独有的系统完整、严密精致和富有效率等特征,因此必将长期存在;第二,虽然正规教育本身无法克服其固有弊端,但是由于非正规教育的兴起以及非正式教育的无处不在,本文认为可以通过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对正规教育的弊端进行弥补,同时正规教育也可以从这两种教育形态中得到灵感,以某种方式对其自身进行改造;第三,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这两大教育形态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都存在各自的弊端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完善终身教育的过程中,这三种教育形态之间存在着竞争与互补的关系,各有利弊、互相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