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古典园林表现出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特点,园林内包括建筑在内的所有要素共同形成紧密联系的整体,这样的追求关系搭接的互成营造方式,与现代建筑的自明性具有较大的差别,这些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园林表现出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特点,园林内包括建筑在内的所有要素共同形成紧密联系的整体,这样的追求关系搭接的互成营造方式,与现代建筑的自明性具有较大的差别,这些启示可以启迪当今的设计实践。建筑大师、园林学家童寯,作为近代中国研究园林的第一人,他的工作是开创性的,他于1937年刊行的《江南园林志》,旁征博引,系统的介绍了江南园林及思想,更首次提出了园林的评价标准,谓之“三境界”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本文试图明晰“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得出疏密得宜是经营位置,即空间的结构布置;曲折尽致指的是路径的组织方式;眼前有景指景观组织。疏密得宜的布置产生具有方向性的暗示引导,暗含“动”的潜力,并强化各自的空间效果,是曲折尽致的基础;曲折尽致的安排导致园林的时空异化,是眼前有景的前提;眼前有景是在“景”的频繁提示下,人自觉的与园林的各个要素关联,从而融入园林的山水之中,是最终的目标。论文最后以“三境界”的内涵为依据,对苏州博物馆新馆进行重新解读。研究发现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体现了对苏州古典园林的思考,试图创造一种新式的现代园林,是对传统文化很好的继承。在“疏密得宜”方面,其空间布置具有一定疏密对比,产生了具有方向性的暗示引导;“曲折尽致”方面,鉴于对功能性的考虑,在苏博体现的较少;“眼前有景”方面,苏博在多处巧妙的运用借景对景的手法,形成了建筑与自然的的对话关系,但由于缺少曲折尽致的支撑,未达到足够丰富的景的提示与转换,难以使人融合进整个园林。研究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将造园“三境界”作为一种建筑学思想,指导现代建筑设计,这对于在现代建筑背景下发掘和借鉴园林中的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正>一、何为“多元解读”文学解读从其本质属性上来讲,是主体间性的对话,是主体间性的一种寻求心灵交流的活动,是读者与文本双向活动的一种解读反应过程。文学解读的这种本
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积淀的反映。本文对《说文》所收山部字进行简单的义类划分,进而阐释山部字所蕴涵的山岳崇拜思想和审美意识。
随着全球化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实现业绩的高成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市场成功的并购并不多见。相关统计资料表明,70%的并购从长远来看都是失败的,导致
《第四十一》、《恰巴耶夫》和《毁灭》这几部小说用不同的方式折射出时代精神。作品都以战争与人的命运的关系作为结构特点,写典型环境中的人物性格,且都能直面革命队伍的失
<正>在色块植物应用中,龟甲冬青用得最多,适应性较好,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沿海地区,在园林绿化中盐碱地占有一定比例,而龟甲冬青一旦配置在盐碱地带,植株就会生长不良
<正>【教学目标】1.能说出小说的三要素;2.初学多角度把握小说主题的方法;3.感受作者悲悯的情怀,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一、听歌曲激趣,引出课题同学们,老歌《幸福在哪里》
全球经济危机过后,各国都在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我国于2009年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
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调整和改革,第一次调整是1952年至1957年的“院系调整”,这次调整开启了我国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格局;第二次的调整是1978年开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座落在北仑区梅山岛,距宁波市中心40公里左右,2008年2月24日获批设立,成为继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之后的中国第五个保税港区,规划面积7.7平
随着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信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我们随之步入了大数据时代。为了更好地挖掘社交网络的潜在价值,众多学者都对之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那么,如何充分地利用社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