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失能老人护理问题凸显,长期护理保险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然突出,探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为社会共识。但目前不论是福建还是全国其它地方,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建构、资金筹措、服务供给、运营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较多争议,对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战略定位认识不足。本文在学习研究并借鉴国(境)内外文献基础上,有针对性开展与人社等政府相关部门座谈、了解青岛试点情况、调研泰康人寿燕园及保险机构参与长期护理保险情况、与中国保监会及中国保险学会等有关专家探讨等,深入了解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在试点城市开展以及保险机构参与情况。并运用PEST宏观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福建省实施长期护理保险面临资金来源、服务供给、地域差异、传统模式成效不力等方面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安排、模式统一与创新、保障责任与参保范围厘定、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建设等意见建议;同时,结合运用服务运营管理理论,从市场化发展取向、培育养老新兴产业链等视角,阐明福建省长期护理保险运营管理基本框架之设计与建构,主要包括市场化运作机制、资金筹措机制、服务供给及评价监督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等。综合研究成果,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福建省具备了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外部环境条件。二是“社保模式”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福建省应对老龄化的可行性选择,并要坚持“广覆盖、低起步、居家优先”和引进市场化机制。三是综合市场化运作机制、资金筹措机制、服务供给及评价监督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等运用,建构符合福建省情的长期护理保险运营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