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部分车载行人预警系统已在车辆安全领域开展应用,但这些系统的预警算法整体较为简单,尤其是预警算法设置得较为宽松,导致预警信号出现频次过高,从而使驾驶人对预警信号出现麻木心理和抵触心理,影响了系统的进一步推广使用。本文选取了某无信号灯控制的斑马线,采用激光雷达和行车记录仪对行人-车辆的交互冲突数据进行了大量自然观察试验,获取到的数据样本中涵盖了超过2万辆车和5000名行人数据。通过人工对视频进行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B1600500)“道路运输网运行风险主动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部分车载行人预警系统已在车辆安全领域开展应用,但这些系统的预警算法整体较为简单,尤其是预警算法设置得较为宽松,导致预警信号出现频次过高,从而使驾驶人对预警信号出现麻木心理和抵触心理,影响了系统的进一步推广使用。本文选取了某无信号灯控制的斑马线,采用激光雷达和行车记录仪对行人-车辆的交互冲突数据进行了大量自然观察试验,获取到的数据样本中涵盖了超过2万辆车和5000名行人数据。通过人工对视频进行分析,获取了910组时间窗口为1.92秒的行人-车辆在斑马线路段的交互特征,以上述数据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本文为研究驾驶人与行人过街行为特性,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可得:车辆距离斑马线的时间为3秒是行人判断当前过街情况是否危险的时间阈值:该值小于3秒,行人选择原地徘徊;该值大于4秒时,行人选择直接过街;该值处于3-4秒时,行人的过街模式具有差异性:青年人选择直接过街,中老年人选择原地徘徊,为本文建立冲突判别规则提供理论依据;(2)本文将轨迹数据按照7:3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Baum-Welch算法建立有效的目标轨迹预测模型。通过Viterbi算法及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发散概率矩阵,利用测试集中车辆和行人前1.44秒轨迹预测未来0.48秒的轨迹值,并与真实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目标运动距离预测较为准确,而在不同过街类型下行人运动方向预测表现出差异性:直接过街类型下运动方向预测更为准确,误差基本在30°以下。(3)由于该预警系统对行人位置预测要求严格,本文利用预测得到的行人距离和方向生成为了未来0.48秒内行人的坐标位置,并与真实位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生成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相比误差较小,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轨迹预测模型的有效性。(4)本文基于建立的目标轨迹预测模型提出了冲突预警规则,该规则定义了车辆与行人的冲突区域,并将车辆到达斑马线的时间作为判断二者是否存在冲突的阈值,与真实结果对比表明:该值设置为3秒是合理的,此时预警规则对于冲突的识别率为79.6%,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出二者之间的潜在冲突,为车载行人预警系统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紧凑型贴片机的低成本自动供料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目标跟踪的外驱动飞达自动供料系统。对现有的飞达种类、工作原理、市场价格经过考量分析以后,设计了飞达的机械结构总体、飞达控制器、视觉动态跟踪定位、以及飞达监控管理软件系统。飞达控制器通过与贴片机控制器通讯获得供料信号,具体完成了以下工作:(1)提出了外驱动供料模式,完成了外驱动飞达的总体设计,将成本降低了80%以上。满足了小型工厂、个人工作
随着人们对出行品质要求的逐渐提高,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亟需得到满足,兼具私人交通舒适性和公共交通经济性的定制公交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然而我国现有的定制公交运营状况存在吸引率低、客源挖掘不充分的问题,定制公交系统的可提升空间巨大,因此,加强对定制公交的进一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研究定制公交起讫区域的位置出发,进而探讨定制公交在起讫区域的站点位置确定方法,最后建立定制公交起讫区域线路生成模型并用改进
对象存储系统以其在应对数据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存储挑战方面的综合优势而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对象存储系统中数据分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从而使其数据分布方法成为对象存储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在对对象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分布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实验室团队自主研发的CSC对象存储系统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基于文件至对象集合,对象集合至存储集群链的多层映射的数据分布方法。该方法中,文件至对
随着我国公路行业的迅速发展,长大隧道工程越来越多。由于隧道内空间狭小,内部沥青路面施工后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有害气体及可吸入颗粒,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沥青具有易燃性,将其应用与隧道路面中易出现火灾。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在对原有技术体系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及效益分析评价方法,以期获得具有良好路用性能且能降低环境污染、保护人身健康、安全可靠性的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
在火灾中,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将发生显著劣化,从而导致结构强度和刚度的显著降低。如何经济合理地对火灾后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修复补强一直是加固改造领域研究的难点。目前,外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材料(CFRP)方法是用于修复曾暴露于剧烈火灾中的混凝土构件的最常用技术之一。然而,在此前的研究中较少关注灭火冷却方法对热暴露后混凝土和CFRP片材之间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效果。因此,本研究通过双剪试验方法系统性地研究了
自2018年我国便确定了以5G建设、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为导向的“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发展至今,“新基础设施”已被扩展到5G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特高压建设、新能源汽车、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七个领域。而这些新基建的关键或核心结构往往是一些不同寻常的大型部件,因此新基建的迅猛发展也就对大件货物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件货物运输的安全性、时效性关乎着重大工程的建设进度,是确保我国基
枢纽互通式立交作为高速公路交通转换的关键节点,承担着各向交通转换的功能,关键节点枢纽的改扩建或改造施工,将导致区域高速公路网交通流的重新分配,对区域路网的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以及保通的前提下,统筹分流路径和均衡分配路网交通流,减少交通拥堵,降低社会影响,是关键节点枢纽施工作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对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施工作业交通分流路径运筹与诱导研究是十分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流域水文过程复杂性显著提升,定量分析两者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流域水文演变规律,对开展流域水资源规划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水—土—光—热等多个角度对泾河流域水文气象演变规律和水文变化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并结合SWAT模型对流域未来径流进行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泾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分别为517.9 mm、63.09%,空间变化均由南向北逐渐减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提高,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替代燃料的研究与使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甲醇来源丰富,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少,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含氧替代燃料。甲醇在柴油机上掺混燃烧最便捷的方法是微乳化法,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柴油-甲醇微乳化燃料。燃油良好的雾化状态和蒸发特性是柴油机节能减排的必要条件,本文将通过挂滴式单液滴蒸发试验平台研究柴油-甲醇微乳化燃料液滴的蒸发过程,分析液滴蒸发过程的影响因素,
本文以甘肃省庆阳市董志塬植被黄土滑坡区为研究对象,探究草本植物护坡固土机制,并建立了草本植物根系加固边坡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可为植被护坡工程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为定量化计算草本植物根系对黄土边坡的贡献提供基础。首先,通过在现场勘察取样,得到狗牙根系在天然坡体内的分布特征,以及在降雨后,狗牙根系能够提升浅层坡体内的含水率,其影响程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其次,通过室内直剪试验讨论了在不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