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地震伤亡家庭亲子关系服务模式研究——以四川理县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7014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大地震带给灾区人民极大财产损失的同时,还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哀伤,特别是那些因震死亡或因震致残的家庭。湖南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在对理县132户地震伤亡家庭的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关系因为地震出现不同程度裂缝,而亲子关系恶化程度最为严重,而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对地震伤亡家庭亲子关系进行专业介入,帮助这些家庭改善亲子关系,实现家庭重建。   本研究透过认知行为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两大理论视角,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注重社工介入的行动研究,通过对7户地震伤亡家庭的社会工作服务,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地震造成的无效认知制约和影响着亲子间的行为和情绪。二是认知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再建构”是实现良性亲子关系的内外途径。在此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得出了“薛城”模式,即在认知行为理论、社会支持理论、行动研究以及社工专业理念的指导下,社工同亲子三方积极互动,探究和澄清无效认知及行为方式,重构有效认知,进行行为检验与强化,充分挖掘亲子问的网络资源,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促进良性亲子互动关系形成的服务模式。同时,将其扩展到其它家庭关系领域进行实践检验,以期形成具有普遍适用性、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的服务模式,为将来社会工作者从事相关专业服务提供新的模式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快,江苏各地方政府在“三集中”政策指导下积极引导农民集中居住,计划在未来25年内完成4万多个“规划居住区”的建设。集中居住区的社区建
本文选取了20世纪初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以话语权这一符号权力作为切入点,根据知识分子对符号系统(语言、文字等)的使用情况的不吲对知识分了的社会角色进行定义。在此定义下,笔
该研究在梳理中西方关于权利意识、风险认知、人力资本与社会政策研究的基础上,以“2015中小城市农民工社会调查数据”为样本,从个体层面的权利意识、风险认知、人力资本建立分
在市场化和城市化持续不断的大潮推动下,村庄社会原本静谧的生活面貌被打破了、原本温情缓慢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村庄社会面临着深刻的变迁。其中,尤其明显的是,作为村庄主体的青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问题己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使得他们再就业也已成为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法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学界对该群体的研究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人口学、人类学等学科,本研究结合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