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的哲学思考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tein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课程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也是大学教学活动的核心。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载体,它不仅是大学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也是教育思想转变为大学教育实践的桥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课程已成为当前教育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就当前大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结合已有对大学课程理论研究,并且以教育哲学的视角,对大学课程本质、价值、目标以及结构进行深入地思考。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的引言。对已有的关于大学课程的研究作简要的整理,分析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引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即只有对大学课程予以哲学上的深思,才能更好地深化和拓展大学课程理论。第二部分是对大学课程本质的思考。首先对大学、课程、大学课程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大学课程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在分析两种关于大学课程种属关系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应该从类本质属性和特殊属性两个方面对大学课程的内涵进行研究,并深入的分析了大学课程特殊属性。第三部分是对大学课程价值的思考。首先研究大学课程传统的价值选择,分析基于大学课程主体的不同而产生了社会本位、个人本位以及知识本位三种价值取向。其次对大学课程传统价值取向进行哲学反思,分析大学课程价值取向混乱的根源。最后探究大学课程应然的价值追求。第四部分是对大学课程目标的思考。首先探究大学课程目标的本质,对其内涵、依据以及分类进行了分析。其次,再根据调查问卷反应的问题,深入分析大学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的几点意见。第五部分是对大学课程结构的思考。首先分析大学课程结构的本质,分析其内涵及属性。其次,针对问卷调查反应的当下大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最后,探究大学课程结构优化的策略。大学课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大学课程理论也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本研究意在抛砖引玉,期望引发人们对大学课程更为深刻的思考,不断深化大学课程理论,并更好地指导大学课程实践。
其他文献
中国在经历了高等教育连续且急速的数十余年的规模扩张之后,高等教育虽然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是与之相伴而生的是急速扩张所带来的若干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质量的提高成为了高
具有领军地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是美国先进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支柱,也是美国最大的财富之一。美国公立研究大学教育质量的保证,不仅是全社会的要求,更是其内部的责任。回应社会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现状,国有企业的经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兴衰,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撑。虽然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益在近年来得到明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等教育经费短缺成为世界性问题。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成熟及高等教育学费的快速上涨,使得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大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及其重要的阶段,大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
1809年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标志着大学走出象牙塔,开始从社会边缘逐渐演化成为一种社会轴心机构。大学不再是世外桃源,开始关注、参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的社会化过程使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经过戊戌运动、清末新政的洗礼,中国传统教育机构书院开始向学堂转变,奠定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基础。但这一转变经历戊戌政变的打击而变的错综复杂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多元化的经济形式,由此产生了多元化的文化意识形态。在这些文化意识形态当中存在着一些消极腐朽的文化思想,这些腐朽的文化思想不断影响和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工作效率将直接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挂钩。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受传统思想影响很深,再加上自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这种情况是学生对自己缺乏认识、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等因素造成。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手段而受到高校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