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以及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不断变迁,高校体育院系田径课程的教学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已出现教学质量下降的态势。而田径课程作为高校体育院系的主干课程,其教学质量的下降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将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角度对普通高校田径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分析和探讨,期望能对目前的田径教学的改革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概念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场域理论为视角,以提升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田径教学质量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场域、学校场域、权力场域三方面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经研究认为:1、从场域理论视角对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田径课程教学的质量现状分析认为:社会场域冲击了田径课程的价值取向;学校场域制约了田径课程教学的意义;权力场域干涉了田径教学的认知模糊。2、社会场域的认知对体育院系田径教学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场域的认知性错位,进而导致田径教学管理的偏差以及田径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田径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等问题。3、学校场域的现实对体育院系田径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冲击、学校教学环境对田径教学制约、学校组织气氛的影响以及学校科层化管理的影响;师生的现实生活、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通常被忽视,忘却了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对人性的提升以及学习的意义。4、权力场域的惯性对田径教学技能达标占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田径课堂教学过度地注重考核的成绩,缺少对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的思索。5、高校体育院系田径教学质量的提升主要从对田径教学观念的转变、公众对“以人为本”的田径教学评价方式的认同、田径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田径教学管理向“规治”的转化;对田径教学树立科学发展的质量观,加强田径教学各要素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促进田径教学内容向多元化价值发展;同时要转变协调机制,加强文化建设,并且要将权力进行转化,注重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