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世界经济的发展,伴随的是人们对各种能源需求的增长,过度地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引发了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微电网作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着低能耗、低污染等优势。通过对微电网的开发和电能质量的优化,能够有效地促进分布式电源(如风力、光伏等)接入大电网,实现多能源系统对负荷的可靠供电。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既合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同时也减少了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能最大程度实现绿色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的发展,伴随的是人们对各种能源需求的增长,过度地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引发了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微电网作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着低能耗、低污染等优势。通过对微电网的开发和电能质量的优化,能够有效地促进分布式电源(如风力、光伏等)接入大电网,实现多能源系统对负荷的可靠供电。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既合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同时也减少了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能最大程度实现绿色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储能成本降低的同时,微电网的调控技术也在提升,使得微电网的投资成本降低,也就意味着其更好的发展前景。分布式电源作为微电网中主要的能量来源,需要对输出的电能进行变换。微电网中含有大量的电力电子变流装置,因而在电能输出的过程中会产生电能随机性、波动范围较大以及含高次谐波等问题,尤其是近来谐波问题愈发严重。以上问题都会严重影响着电能质量,所以进一步对微电网谐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两种常见的光伏和风力微电网的基本结构进行介绍,通过对微电网数学模型的研究,分析其产生谐波的主要原因。其次,阐述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常见的微电网谐波检测方法进行论述,分析了自适应算法、神经网络法、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p-q法和ip-iq法等谐波检测方法,经过比较分析选择了在不对称电压或者畸变情况下检测结果更精准的ip-iq法,实现谐波检测。然后,采用了应用较为广泛的滞环比较控制法和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方法对谐波进行抑制。滞环比较控制方法简单,且属于实时控制,它将补偿电流和实际输出电流的差值输送到滞环比较器,再将差值与允许误差做比较,来实现对主电路的驱动;RBF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谐波电流的预测控制,克服传统谐波电流跟踪控制方法存在时延的缺点。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ip-iq检测法和p-q检测法进行仿真模型搭建,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ip-iq法在电网电压产生畸变时,仍然能够较好地分离出谐波电流分量,比p-q法的适用性更加广泛。文中采用滞环比较控制法和RBF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法分别对谐波电流进行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0.4s时分别使用两种控制方法对谐波进行抑制,抑制效果均比较明显;但如果在零时刻阶段就开始使用两种控制方法对谐波进行抑制,则仅在使用滞环比较控制法时,会具有半个周期的时延,采用RBF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方法则不存在上述时延问题。最后,采用ip-iq检测法和RBF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法相结合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对系统进行谐波抑制仿真实验,验证了该谐波抑制方法对微电网谐波抑制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当前阶段,我国粮食存量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建设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粮食供给问题,支持和发展多种农业组织形式多种粮、种好粮。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央全面实施乡村战略的背景下,发展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其目标内涵之一。许昌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许昌市为研究区域,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之后,以农户行为理论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输电网和用户侧之间的重要衔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用电需求的与日俱增,配电网的规模和范围也越来越大,交错的线路越来越复杂,这也将伴随着系统中无功功率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而无功功率的不足将会加大系统中有功功率损耗以及增加线路的压降,从而大大降低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有必要对配电网进行无功功率的优化,才能有效地降低无功功率不足带来的影响。配电网的无功优化是
土壤镉污染是重要的环境问题,会造成粮食减产和降低农产品品质。生物炭因其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效果明显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低分子有机酸是植物根系分泌物的主要成分,会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反应,影响重金属的迁移性。活性基团较多的低分子有机酸也常用于生物炭改性,提高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鉴于低分子有机酸对镉和生物炭双重作用,土壤含有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必然会对生物炭的吸附及重金属的钝化效
电力负荷预测是指对历史电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并找出社会、经济、自然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内部关联及发展规律,并根据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预测结果,对未来的电力负做出估计和预测,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电力系统需求。但随着数据量的增大,传统的负荷预测方法适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神经网络方法逐渐成为电力负荷预测的热门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负荷预测的研究背景与我国高纬度寒冷地区负荷预测的意义,讲述
人口增长、气候灾害等导致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显。为了应对粮食安全危机,许多研究人员通过育种技术来提升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当前,先进分子育种技术需要依靠作物表型信息技术从海量的作物品种中筛选出优质、高产的作物样本。传统人工方式效率低下、标准不一,无法满足当前育种学对作物表型数据的需求,拖慢了育种进程,严重阻碍了新一代分子、基因育种技术的应用。基于移动机器人技术的表型信息获取方法可以在作物
耕地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对耕地进行多功能评估,并对其制约因子进行识别,是实现土地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使用的重要手段。因此,开展耕地多功能评价有利于及时识别耕地生产、生态和景观功能、监测影响耕地功能的主要因素,并基于此提出相应建议,优化耕地资源生产、生态、景观功能,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方面综合保护,最终落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地处东北黑土区的黑
电力系统作为国家的支柱能源和经济命脉,国家对电网安全有着极高的要求。而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实时监测对电网的运行和维护有重要意义。截止2020年我国输电线路总长度已经达到114.2万千米,并且仍在逐年增加。电网需要准确的监测电力系统参数来保证电网安全,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其中弧垂信息是巡检工作的重要数据之一。目前电网中输电线路的运维大多仍由人工巡检来完成,时间成
分别采用聚丙烯酸乳液、聚氨酯乳液、丁苯胶乳、丙烯酸共聚乳液4种类型的水性粘合剂制备了印刷相纸,研究了水性粘合剂类型对相纸光泽度、印刷均匀性以及影像保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丙烯酸共聚乳液粘合剂制备的印刷相纸具有合适的光泽度、印刷均匀无白点、影像保持率大于98%,达到了印刷机的影像级输出要求。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运行不仅决定当地区域电力资源能否稳定供给还可以避免由于变电站故障造成的高额经济损失,因此变电站巡检工作至关重要。常见的变电站巡检方式有人工巡检、无人机巡检以及机器人巡检。但无论人工还是无人机巡检方式,都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人工巡检方式劳动强度非常大,主要靠工作经验判断电力设备工作状态,易造成判断失误的情况。无人机巡检需要对变电站进行全方位的扫描,通过云端
我国资本市场自建立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已拥有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等,并形成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和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目前已有四千多家A股上市公司。由于资本市场繁荣,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加上证监会愈发采用严格政策逐步完善资本市场,特别处理(下文简称ST)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被实施ST的股票达到90只和110只,是以往年份两倍以上,被实施ST后,无论对上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