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央视春晚“家国”形象建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2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自古以来看重“家国”情怀,上到国家,下到小家,二者密不可分。《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小家是国家的缩影,国家是小家的延伸。而作为彰显民族文化的高规格综艺晚会,春晚更是无时不刻地通过“家国”形象与广大中华儿女形成情感共鸣,传递中华文化。随着社会变迁,时代发展,春晚已成为中央电视台经典的文化品牌,也逐渐成为国人接受并习惯的年文化之一。每年除夕夜辞旧迎新之际,春晚这位中华儿女的老朋友都会如约而至,在热烈祥和的氛围中,不仅成为加深全球华人民族认同感的纽带,更是向世界展示美好中国的窗口。本文主要对新世纪以来央视春晚中的“家国”形象建构进行研究,其结构分为:绪论与三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缘起,相关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从全球化语境,民族崛起与日常生活三个维度对春晚中的“家国”形象建构进行梳理和分析。其中全球化语境中包括异国文化交流与两岸三地齐聚两方面,民族崛起维度包括少数民族、科技领域、体育事业、军事国防、抗击灾情等五方面,日常生活维度包括社会之家与小家庭两个方面。第二章,根据前文的梳理与分析,试总结新世纪以来央视春晚中“家国”形象建构的特征:显性呈现与隐形呈现相结合;贴近实际,以小见大;上下结合,强调主旋律。同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重欣赏性,轻内容性;重说教性,轻娱乐性;以及难以满足现代青年的多元需求。第三章,针对前文中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对于重欣赏性,轻内容性的问题,建议加强节目实质内容;对于重说教性,轻娱乐性的问题,建议丰富晚会呈现方式;对于难以满足现代青年多元需求的问题,建议尝试新鲜的互动手段。全文通过梳理,分析出新世纪以来央视春晚对于“家国”形象的多层面建构,并总结其特征,指出其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大陆的民间公益事业一度被停止,国家成为实施社会福利职能的唯一主体,这也成为现在某些公益组织具有官方背景的历史根源。2011年,发生了诸如“郭美美炫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