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治疗贝伐珠单抗诱导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kkkkkkkkkssss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抗肿瘤药物除了传统化疗药物外,靶向抗肿瘤药物已逐步成为目前抗肿瘤治疗的一大趋势。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靶向抗肿瘤药物之一。然而目前临床应用中以及众多试验研究已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在靶向抗肿瘤的同时,容易诱导高血压的发生,且出现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不一,临床上大多可控,但是也有的肿瘤患者因其诱导的高血压而不得不中断抗肿瘤治疗,甚至产生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贝伐珠单抗是临床使用范围较广的VEGF抑制剂,其诱导的高血压也较为常见。目前国际上尚无指南明确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诱导的高血压的治疗策略。所以本研究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治疗贝伐珠单抗诱导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规范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在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间就诊的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出40例,所选患者需是目前正应用贝伐珠单抗抗肿瘤治疗,且在应用贝伐珠单抗期间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2.5mg/d)和B组(给予替米沙坦40mg/d)各20名。用药前、用药4、8周后行诊室血压测量(offic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OBPM),记录诊室血压及心率;第4周时血压不达标者剂量加倍;用药前、用药8周后给予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观察分析24h、白昼及夜间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及夜间血压下降率等,并记录各自的不良反应。结果:(1)A组与B组用药前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2)用药4周后,A组及B组组内比较诊室血压值分别由用药前的162.00±10.42/96.25±8.53及163.60±11.52/95.95±8.52降至138.70±9.12/88.30±7.81及138.35±8.92/88.00±7.41;用药至8周后,A组及B组诊室血压继续降至136.20±8.51/83.55±5.70及135.75±8.12/83.05±6.21,两组用药后血压均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用药4周后,A组有5例,B组有4例患者血压未达标,达标率分别为75%和80%;8周后A组与B组疗效对比:显效率为75%vs80%、有效率为20%vs15%、无效率为5%vs5%、总有效率为95%vs95%,以上各指标比较A组与B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AB两组用药后SBP/DBP平均值变化:A组24h平均SBP/DBP(156.21±9.80/88.57±8.35降至128.76±7.92/79.26±7.08)、白昼平均SBP/DBP(161.26±10.09/90.50±8.57降至133.82±8.16/81.90±7.21)、夜间平均SBP/DBP(142.08±9.07/83.20±8.01降至114.61±7.74/71.88±7.00),B组的24h平均SBP/DBP(157.00±9.20/89.00±8.04降至129.73±8.54/78.51±7.02)、白昼平均SBP/DBP(161.74±9.51/90.91±8.14降至134.98±8.77/81.36±7.20)、夜间平均SBP/DBP(143.70±8.54/83.64±7.87降至115.04±8.12/70.53±6.76),两组用药后24h、白昼、夜间平均SBP/DBP均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而AB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用药后24h、白昼、夜间MAP值变化:A组的24hMAP(111.12±8.50降至95.76±6.91)、白昼MAP(114.08±8.69降至99.21±7.05)、夜间MAP(102.82±8.07降至86.12±6.66);B组的24hMAP(111.66±8.12降至95.59±7.32)、白昼MAP(114.52±8.27降至99.24±7.50)、夜间MAP(103.66±7.81降至85.37±6.95),两组用药后24h、白昼、夜间MAP均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AB两组用药8周后SBP/DBP夜间下降率变化:A组(11.89±1.02/8.06±2.50升至14.35±2.31/12.27±2.73),B组(11.15±1.35/8.03±1.73升至14.79±1.65/13.33±2.59),两组内用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平均心率用药前后组内、组间对比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7)两组用药8周后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指标与用药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仅A组1名患者发生轻度下肢水肿,因症状轻微,未予特殊处理,余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均可有效降低贝伐珠单抗诱导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不影响心率,且疗效相当。(2)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均可提高贝伐珠单抗诱导的高血压患者的夜间血压下降率,维持正常血压昼夜节律性,且疗效相当。(3)苯磺酸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治疗贝伐珠单抗诱导的高血压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其他文献
目的:SPHK1已被证实在多种癌症中是肿瘤相关标志物,并参与肿瘤发生发展。本文旨在探讨SPHK1在乳腺癌及配对乳腺癌旁组织的表达及意义,进一步探讨SPHK1与乳腺癌的临床相关参数
自2012年慕课正式引入我国,慕课逐渐成为众多院校追捧与研究的对象。伴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师资问题严重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考虑到现实因素短时期师资问题无法妥善
作为中式卷烟代表—─"芙蓉王"系列卷烟的包装印刷基地,常德金鹏印务有限公司依靠自主培育、先进独特的卷烟包装印刷技术和配套服务,走过了一段与"芙蓉王"品牌携手相伴十五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乙醇的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了一种高效的顺酐选择加氢Pd/TiO2催化剂,并作了X射线衍射谱、BET表面测试、透射电镜、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
<正>人类一直努力寻找有效的抗菌药物,自从上世纪30年代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后,利用微生物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一直倍受关注。具有抗菌作用的微生物相关物质很多,包括某些微生
从传统泡菜中分离出一株耐盐的酸菌,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其种属地位;并初步研究相容性溶质甘氨酸甜菜碱在高渗透压环境下对所筛菌株的
复习也是教学中重要一环,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归纳、消化、提高,对进一步学习有极重要作用。 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教学大纲,突出基础知识 有些学生
真假混合声具有明亮、清脆、流畅、甜美的声音特点,它始终保持在高位置上的感觉,上下声区贯通,是民族声乐教学所追求的,只有经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拓展其音域、音量,美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