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缘由解析——基于符号学和媒介环境学视域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94895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来说,2011年可以说是个重要的分水岭。首先,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正式开播,同步推出国内中文版和国外英文版,实现在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其次,2012年4月1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原央视一套)在每周一至周五的22:30时段开播了一档全新的精品纪录片栏目《魅力·纪录》,这是第一次中国主流媒体在黄金时段以栏目化的新形式推广纪录片。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由央视纪录片频道耗时13个月,横跨中国60多个县市独立制作完成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5月14日在《魅力·纪录》首播,其新颖的选材视角,独特的叙述方式,创新的宣传推广手段,使得本片一经播出后在全国引发空前的关注和热烈的社会反响,将很多受众重新拉回到了电视机旁。在享受喜悦的同时,我们更要深思这次成功背后的缘由,举一反三,总结经验为未来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提出建议。  本文主要从《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媒介即视听符号和宣传推广中媒体运用两个方面进行细致剖析,在符号学视域下结合作品中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对该片的视听符号运用特点进行了分析,随后借助媒介环境学阐释了媒介环境对人的作用和影响,进而分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在推广宣传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显著效果,经过主体论证,本论文最后对未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从创作理念、作品内涵和推广宣传三个方面提出了意见,以期对已经处于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提出具有实践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反腐题材电视剧作为一种现实题材电视剧,以艺术化的方式展示了现实中的腐败问题,并建构了一个理想中的法律政治生态,满足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需要以及社会民众的文化需要,含有不
期刊
1978年11月2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此后,求新求变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波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戏曲艺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山西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