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高有机质疏浚土工程应用固化研究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afe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半个世纪以来,环境破坏严重,对生态环境维护和治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为了保证河道的泄洪能力、航道的通航能力、湖泊的正常水位,河道和湖泊的清淤疏浚土工程量非常可观。鄱阳湖是位于江西省内的第一大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每年进入鄱阳湖的泥沙约有一亿吨。对鄱阳湖泥沙的疏浚是迫切的。大量的疏浚土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还影响环境。从环境岩土工程的角度出发,研究鄱阳湖疏浚土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具有变废为宝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物的荷载越来越大,对变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它迫使软土地区的建设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在建设领域不仅仅是建设规模的扩大,建筑用地也逐渐扩充。原来不满足工程要求的沼泽地带、干涸的荷塘、大型湖泊周边等这些不地基,现在经过处理都变成了建筑用地。这些不良地基的主要特性是以淤泥为主,含有不同含量的有机质。从建筑要求的角度出发,对含有机质淤泥土的地基承载力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无论是疏浚土还是淤泥质地基都具有的共同特性:含水率高、压缩性高、渗透性低、强度低、有机质含量不同等问题。介于这种现状,本研究采用鄱阳湖疏浚土为不良土的典型代表,通过室内试验对无有机质疏浚土和含有机质疏浚土进行力学性质的研究。首先对这两种土均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固化,研究含水率、水泥掺量、水灰比、养护条件、养护龄期等影响条件对这两种水泥固化土强度变化的影响规律。  由于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含有机质疏浚土单独采用水泥固化时,固化效果不明显。有研究表明含有机质土中仅仅提高水泥掺量不能提高水泥土强度,本次试验尝试采用添加一些工程上普遍使用的添加剂,来改善有机质对水泥土的影响。通过在有机质疏浚土中添加生石膏,研究了水泥掺量、有机质含量、龄期、养护条件等影响因素对有机质疏浚土的影响规律。  通过试验得到的结论有:  一、无有机质疏浚土的含水率对压缩指数影响较大,含水率超过为30%时,b不含有机质疏浚土属于高压缩性土。试验为治理疏浚土建立经验关系。  二、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无有机质疏浚土,固化效果明显,可以满足一般工程需要。  三、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有机质疏浚土时,固化效果不佳,试验说明在高有机质疏浚土中,单独采用水泥固化有机质疏浚土效果不佳。  四、对有机质疏浚土添加生石膏,固化效果比单独采用水泥有明显提高。但不同的养护条件下强度变化不同。
其他文献
冷弯薄壁卷边槽钢普遍用于梁柱结构,随着冷弯型材材料屈服强度不断提高,冷弯型材的厚度越来越薄,一种新的控制冷弯薄壁型钢承载力的屈曲形式-畸变屈曲逐步受到重视。畸变屈曲有
桥梁是交通运输体系的枢纽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桥梁事故时有发生,引起各界专业人士、专家和学者对现有桥梁结构的安全性问题的日益关注,桥梁
地下水问题一直是国内外隧道工程界的老大难问题,人们对隧道防排水技术措施与施工工艺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国内对隧道流固耦合问题的分析研究文献比较少见,尤其是对公路隧道。这主
水工隧洞地质条件和施工技术复杂,设计时对地质条件的认识尚不够全面准确,隧洞本身老化以及造价、管理等原因,隧洞病害问题较为突出。如何利用无损检测所得数据来定量评估隧洞病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海底隧道工程的建设,地质灾害一直都是威胁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灾害。在这些地质灾害中,地下水是影响隧道修建速度和威胁工程施工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量的持续增长,桥梁结构的安全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如何正确、合理的评估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已逐渐成为桥梁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输电塔是一种工程数量巨大而且很重要的高耸结构。作为重要生命线工程的电力设施,输电线系统的破坏会导致供电系统的瘫痪,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产建设、生活秩序,而且可能会
我国电力建设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建设规模日益扩大,600MW机组已成为电网主力机组,900MW机组也投入运营,而1000MW机组的投产也正在紧急准备之中。通常人们把汽轮发电机基
随着上部结构对基础承载力和沉降等要求的愈来愈高,桩基础由于其诸多优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经济可靠的试验手段测定桩身竖向承载力,不仅是现有规范的要求,也是目前桩
本文依托南港工业区B03路西侧造陆3区,进行无砂法真空预压现场试验。试验面积13.8万平方米,地基表层为约8m厚吹填超软土,下层约12m为沉积欠固结土,分为5个加固区。试验进行了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