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副语言研究——以《杨澜访谈录》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不是唯一工具。副语言对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表达极为重要,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另一重要工具。但是,长期以来副语言曾被语言学界所忽视,对它的研究大多没有像语言学其他领域那么深入,也没有系统的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副语言在口语篇章中的衔接与连贯发挥怎样的作用更是缺少系统深入的分析。  本文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前人的研究综述。该部分主要介绍前人对副语言和电视访谈节目的研究状况,综合梳理了国内外语言学者对副语言的概念内涵、分类、功能和应用的研究成果以及电视访谈节目的相关研究现状,并且简要介绍了篇章分析方法的相关理论。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石。  第二部分: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副语言的运用分析。该部分从有声和无声两个方面分析《杨澜访谈录》中主持人杨澜的声音区别符、声音修饰符、声音的间隔替代符和表情、手势、身势等副语言手段的具体运用。  第三部分: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副语言和口语篇章的衔接与连贯。该部分运用篇章分析的方法从衔接与连贯角度讨论了《杨澜访谈录》中主持人杨澜的副语言在促进访谈话轮的开启、维持和结束等方面以及实现访谈交流形式上的衔接与连贯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  第四部分: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副语言和口语篇章的语义表达与理解。该部分深入探讨了《杨澜访谈录》中主持人杨澜的副语言对语义表达的强化、增加和替代作用,挖掘其副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含义。  第五部分: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副语言运用的影响因素。该部分从篇章语境观进一步分析了节目主持人杨澜副语言运用的特点以及背后隐藏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得出正是在情景、个人、节目和社会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主持人独特的副语言艺术的结论。  第六部分:余论。该部分首先对前文的主要内容作简要的回顾和总结,然后以《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和《可凡倾听》中节目主持人副语言使用特点为例衍伸说明副语言的运用有一定普遍适用性和特殊性这一道理,从而指出副语言的研究运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最后指出因主客观因素而导致的本文有待改进之处。
其他文献
对泰国教育界而言,学习汉语来讲只是针对华人华裔的。虽然目前中国是世界经济的突飞猛进使中文成为最具有政治和经济价值的语言,不过,在汉语研究这一层面来说,泰国的资料教材
在这个需要创新的时代,我国各行各业都在招收创新型人才,努力将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所以,教育业也应该进行创新,进行课程内容的创新,学习方法的创新。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