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6月至7月之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史上最大的停牌潮,A股一度出现了千股停牌的奇观。不少上市公司通过停牌避险的方式,试图渡过市场大跌的难关,部分投资者也呼吁上市公司通过停牌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是通过停牌是否真的能够帮助投资者躲过一劫,学界商界都众说纷纭。目前,尚无专门论文从学术的角度对此种停牌策略的实际效果予以分析。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研究采用停牌避险策略的股票的后续估值表现,弄清停牌避险策略的实际效果,具有开创性意义。 文章通过统计方法追踪样本股票市盈率的波动判断样本股票估值水平是否存在向同行业市场估值水平回归的过程,以及回归后所达到的状态,判断停牌避险策略的有效性。 经本文实证分析,停牌避险策略只具有操作上的功能,从复牌后的表现来看,在维持股票的估值水平和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不具有有效性。 本文的结论对于上市公司采取停牌策略应对市场波动,以及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开展制度设计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