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类平面微分系统的广义中心、等时中心与极限环分枝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alp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博士论文以计算机代数系统为工具对几类平面微分系统的极限环分枝、中心与广义中心问题、等时中心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同时将已有理论应用到生态系统中去研究一些生态模型的定性性质.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对平面多项式微分系统的极限环分枝、中心与等时中心以及定性与分枝理论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等问题的历史背景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归纳了本文的特色工作.第二章给出了一种寻找Zn等变系统的简便方法,并对Zn等变向量场中的微分系统的一些性质做了一些归纳总结.同时,以一类Z8-等变对称的七次系统为研究示例,在个人计算机上推导出八个拓扑结构相同的焦点中其中一个的前5个奇点量,进而得出其前5阶焦点量,并得出由八个拓扑结构相同的焦点共可在一定条件下分支出40个极限环的好的实例,同时找出了它的分枝条件及极限环稳定性的判断条件.第三章主要是关于三次系统等变对称结构的分析和几类具有等变对称性的三次系统的极限环分支的研究,一种寻找等变对称系统的方法被给出.并对未曾研究过的具有不同等变对称结构的三次系统(即z。等变对称的三次系统、Z3,等变对称的三次系统、Z4等变对称的三次系统)的定性与分支行为进行了一一的研究.本章的工作是现有研究结论的有益的补充.(这一结论已经提交给《湘潭大学学报》)第四章主要研究了一类广义对称的平面九次微分自治系统的中心焦点问题与极限环分枝行为.通过作Bendixson倒径变换与时间变换,以及广义焦点量的仔细计算,我们得出了该系统的无穷远点与三个初等奇点能够同时成为广义中心的条件,并进行了严格的证明.同时我们得出在一定条件下,这四个广义焦点能够分枝出20个极限环的结果,其中包括5个大振幅极限环和15个小振幅极限环.这种结论到目前为止是新的.第五章研究一类广义等变对称的九次系统,通过周期常数(或称为等时常数)的计算与分析,找出了无穷远点与三个初等奇点同时成为等时中心(或称为可线性化中心)的必要条件,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无穷远点与几个初等奇点同时成为等时中心的结论是第一次给出,在以往的文献中未有发现,我们的结论有一定意义.第六章研究一类拟对称七次系统的广义中心、等时中心与极限环分枝问题,得出了该系统的无穷远点与初等奇点同时成为广义中心与等时中心的条件并进行了严格的证明,进一步给出该系统可以由无穷远点分枝出5个赤道环的同时还可以由初等奇点分枝出5个小振幅极限环.这种结论是罕见的,本章的结论是新的.第七章利用微分方程定性与分支理论研究了一类食饵具有常投放的稀疏效应捕食系统,得到了存在唯一极限环和不存在极限环及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此外,还研究了一类三次Kolmogorov捕食系统,算出了其正平衡点(1,1)的前五阶焦点量,同时找到了5个极限环(或少于5个极限环)的分枝条件与这些极限环的相对位置.特别地,文中还显示该系统可以有3个稳定的极限环,就三次Kolmogorov系统的稳定环的数目而言,这一结论是最好的.
其他文献
1 稻田一片鸭声来近年兴起的生态种养、互利共作的稻鸭共作,稻田里不时传来阵阵鸭声,给水稻的无或少农药生产吹来了阵阵清风。
针对目前爆破理论比较落后,烟囱爆破拆除时仅仅靠经验确定爆破切角大小和切口高度的现状,从砖烟囱的爆破切口形状出发,建立了确定砖烟囱选用不同切口形状时的切角大小和切口
本文首先介绍了党和国家对信息安全工作的相关指示与当前信息安全的现状;然后详细论述了等保工作的演化过程、内容、意义、分级等内容;最后说明了故宫博物院等保工作的开展情
目的:分析3D打印口腔个性化牙托对头颈部恶性肿瘤调强放疗危及器官的剂量学价值。方法:2014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30例。常
本文探索了ITS如何带来了各种社会收益,并由此建立了一个评价框架。ITS不仅为提高工作效率或者生产力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也更好地提高了出行的安全性、舒适度,并带来了相应
用磁性方法对铁磁性材料进行应力测试具有方便、快捷、无损、非接触等优点,近年来的发展引人注目。本文从铁磁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系统研究了与铁磁性材料应力测试相关的问题,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缩宫素氨基酸组成的柱前衍生化-HPLC法。方法:缩宫素经酸水解产生的游离氨基酸用异硫氰酸苯酯衍生后,以0.1mo·lL-1醋酸钠溶液-乙腈(97∶3,pH 5.20)和乙腈-
合成了低分子量水溶性壳聚糖与铜(Ⅱ)、锌(Ⅱ)的配合物,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中的-NH2基参与了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并推导了配位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硼替佐米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BI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6例BIPN患者,予电针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分级、神经毒性评分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
本文采用滤纸片法和倍比稀释法测定黄芪茎叶不同成分对6种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析了黄芪茎叶资源的抑菌活性,并通过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