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特征的灰色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methean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年代灰色系统理论创立以来,灰色系统理论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研究具备“小样本、贫信息”特征的不确定性系统的一种新方法,解决了生产生活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灰色预测作为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对建模数据要求不高,同时具备相当广泛的应用空间与背景,所以被运用于诸多领域,譬如能源需求量预测、灾害与事故预测、经济与产业发展预测等等,为不确定性系统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随着灰色预测方法的持续深入发展,其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也在随之拓展,其面对的问题背景、数据时空和结构也在不断延伸,主要体现在数据的表征形式和作用机理日益复杂多样。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已不再适用于当下复杂的建模环境,构建基于数据特征的灰色预测模型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本文在现有的对灰色预测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整理分析了传统灰色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并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成果如下:一是构建了基于HP滤波分解的GM(1,1)模型。针对目前所研究客观系统中数据表征形式更加多样的实际情况,选取周期波动序列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序列形式,将HP滤波分解引入此类序列的建模过程中,通过将序列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波动项,构建基于HP滤波分解的GM(1,1)模型,实现对周期波动序列的良好预测。该模型尽可能减少了因还原误差而导致的误差累积,同时对序列的内在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挖掘,进一步拓展GM(1,1)模型应用范围。二是构建了基于交互效应和时滞累积效应的灰色预测模型。考虑到当前所研究客观系统中数据的作用机理逐渐趋于复杂,尤其是在灰色多变量预测模型中,传统的同期独立作用关系已不能很好地解释系统的内在作用形式。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交互效应和时滞累积效应的灰色预测模型,通过将以上两种效应纳入模型的构建过程,使得改进后的模型更加贴合实际应用场景。该模型不但能对投入产出系统中产出的绝对量进行预测,同时也能分析各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影响形式和影响效果,从而更好地揭示系统的运行规律,为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三是将构建的基于数据特征的灰色预测模型应用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要素的预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间较短,能够表征其发展状态的主要时变参量数据较少且相对离乱,数据特征与结构较为多样,传统模型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测效果,而本文构建的模型对此类建模环境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因此被应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要素的预测中。本文运用两个新模型分别对我国风力发电量和科研机构科研产出量进行了预测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其他文献
民间布老虎是中国的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传统工艺品,中国民间百姓常将制作精美的布老虎送与孩童,传达驱邪避灾、保护平安的美好期望。当前学术界对于民间布老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域性造型特征、工艺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对于民间布老虎不同艺术特征的梳理和分析尚不充分,与现代服装设计有机结合的研究也较少。在当今服装设计领域,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立中国特色服装品牌中的重要意义,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因此,
本文以民俗合体字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整理了传统与现代的民俗合体字图例,梳理了其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探讨了其字形成立的理据。对民俗合体字的题材类型、构造方式、艺术特色进行了归纳分析,研究民俗合体字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演变、表现与应用的种种现象,探索民俗合体字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价值与意义。并将研究所得的设计理念,运用到民俗合体字文创产品的开发实践中。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民俗合体字的起源,明确了民俗合
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推进,使得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云南曲靖铬污染、广西龙江镉污染、常州毒地案等,并且“企业污染、政府买单”的情况长期存在,使得生态环境损害得不到有效救济。针对此问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应运而生,该诉讼制度确定了行政机关赔偿权利人的地位,如此,行政机关不仅可以行使行政执法权,还可以在行政执法权救济不能的情况下,提起诉讼来维护生态环境利益。所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是指行政
自古以来,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因此衍生了许多与动物相关的词语或习语。动物习语,作为文化负载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因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内涵不同,动物习语所代表的含义也有所不同。这些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很大程度上给二语学习者对于动物习语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带来了诸多困难,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而跨文化敏感度,作为跨文化
村民中心是由传统乡村的宗祠、庙堂,近代乡村的人民公社、文化礼堂等空间演化而来,作为村域具有主导地位的核心公共空间,是承载村民公共生活的场所、维系乡村社会关系的纽带、延续乡村传统文化的载体以及展现乡村地域特色的窗口。由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逐渐解体,而新型的乡村社会关系尚未建立,导致乡村凝聚力下降、活力缺失等问题。村民中心在村庄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于乡村社会的纽带作用,要求村民中心在当下乡村社会逐渐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智能移动端的普及,诞生了一批具有雄厚实力的O2O平台,共享经济也进入了平台经济时代。随着平台经济时代的到来,用工模式也发生重大变化,诞生了一种新型用工关系——平台用工,其在丰富就业种类,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平台用工模式不同于传统用工模式,难以适应现有劳动法律体系,这导致了平台用工模式游离在劳动法律规制之外,造成了诸多现实
蜀锦是四川丝绸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蜀锦艺术除了独特的织造技艺外,其装饰纹样也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本文以蜀锦装饰艺术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考古学以及相关的历史研究成果,探寻蜀锦装饰艺术独特的视觉语言,发掘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审视蜀锦装饰艺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其创新设计的方法,促进蜀锦装饰艺术在现代社会语境中的传承和发展。首先,本文总体梳理和阐释了蜀锦装饰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也浮现出诸多问题,城市人口与规模飞速扩张导致城市环境的舒适度降低,原有劳动力、土地资源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同时,随着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小城镇的区位劣势不再成为制约发展的条件,而其山水资源、特色产业的价值在不断凸显。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得到了特别的关注。与此同时,不少城镇在国家政策利好的条件下盲目发展特色小镇,使之缺乏地方经济文化、地
在结婚率低下离婚率高涨的现今社会,人们对待婚姻更为慎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旧文化的碰撞,大家对待婚姻的观念也区别于以往。婚外情这种行为如今越来越不被大众所接受,更是成为了离婚的主要诱因,人们对配偶忠诚度的要求随之上升。随着法律建设的日益完善,大家的法制意识高涨,在解除婚姻关系时倾向于选择法律来更好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但法律总是存在滞后性的,新修订的《民法典》规定了5种可在离婚时要求离婚损害赔偿的
拼接作为服装制作工艺中的一种基本手段,与服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拼接艺术的发展来看拼接艺术是从拼接工艺发展而来的,将其作为一种主要表现手法在中国传统服装中也流传已久,其背后能够折射出劳动人民在面对资源紧迫时的一种乐观、智慧的心态。实用性和审美性是拼接艺术创作的源动力,拼接艺术也始终是围绕这两点进行源源不断的创作。因此,拼接艺术在服装中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由底层社会向上层社会过渡的流行方式。从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