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TCC23270、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 A01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 YSK菌吸附到三种固体吸附剂表面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与吸附剂和细胞表面性质之间的关系。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线性拟合,获得的吸附平衡参数用于描述细胞在三种吸附剂表面的早期吸附行为。傅里叶红外光谱、微生物吸附有机溶剂、Zeta电位等技术方法用于分析细胞的表面性质,用超声波法提取细胞的胞外多聚物进行分析,探究细胞表面蛋白质和多糖与细菌吸附行为的关系。 结果表明:细胞在固体介质表面的吸附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前10分钟的净吸附速率最高,不同条件下细菌到达吸附平衡状态的时间并不相同,但均没有超过60分钟。 细胞的Zeta电位随着溶液pH的升高而降低,所有细胞在pH2.0时的Zeta电位均接近于0,此时细胞与固体介质间的静电作用较弱。以单质硫为生长底物培养的细菌的疏水性最强,其次是以复杂黄铜矿为生长底物培养的,以Fe2+为生长底物培养的细胞疏水性最弱。 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细菌的吸附平衡数据进行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大于0.90,说明细胞在三种固体基质表面的吸附既包括单细胞层的均匀吸附,也包括多细胞层的不均匀吸附。不同生长底物培养的三株细菌与三种固体吸附剂之间的亲和力有显著差异,其中以单质硫为生长培养的细菌与吸附介质间的亲和力相对较大。相同条件下培养的菌株与不同的吸附剂间的亲和力有差异,以单质硫和Fe2+为生长底物的细胞表现出的差异相对较小,而以复杂黄铜矿为生长底物培养的细菌与三种吸附剂间的亲和力差异明显。复杂黄铜矿表面提供给不同生长底物培养的细菌的吸附位点比硫粉和石英砂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