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型分析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ke_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证型等方面的关系,以期为RA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RA合并血脂异常住院患者82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中医证型及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I(Apo A-Ⅰ)、载脂蛋白B(Apo B)、ESR、CRP等实验室指标。将82例患者归为ESR正常组和ESR升高组,CRP正常组和CRP升高组;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RA合并血脂异常患者ESR、CRP与血脂的差异性,以及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血脂和ESR、CRP的差异性。结果:1.本次研究共收集到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共82例,其中有男性15例,女性67例,男女比例1:4.47;最大年龄是86岁,最小年龄是30岁,平均年龄是61.27±11.315岁,年龄在30-39之间有3例,在40-49之间有9例,在50-59之间有21例,在60-69之间有33例,在70-79之间有10例,在80-89之间有6例。2.82例患者中,结果显示TG增高者32例,占比39%,其中边缘水平者17.1%,升高者22%;TC增高者37例,占比45.1%,其中边缘水平者21.9%,升高者23.1%;HDL-C降低者22例,占比26.8%;LDL-C增高者28例,占比34.1%,其中边缘水平者21.9%,升高者12.1%;Apo A-Ⅰ增高者14例,占比17.1%;Apo B增高者21例,占比25.6%。3.RA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ESR与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G、Apo A-Ⅰ、Apo B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TG、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RP与TC、Apo A-Ⅰ、Apo B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升高组与正常组相比较,ESR升高组的LDL-C较正常组高、HDL-C较正常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两组间的TG、TC、Apo A-Ⅰ、Apo 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正常组与升高组比较,CRP升高组的LDL-C水平较正常组升高、HDL-C水平较正常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RP两组间的TG、TC、Apo A-Ⅰ、Apo B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82例RA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型所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痰瘀痹阻证19例(23.2%)>湿热痹阻证13例(15.9%)>气阴两虚证11例(13.4%)>寒湿痹阻证10例(12.2%)>风湿痹阻证9例/瘀血阻络证9例(11%)>肝肾不足证6例(7.3%)>气血两虚证5例(6%),其中痰瘀痹阻证的例数大于其他证型。5.RA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在中医证型方面,其中TC、TG、HDL-C、ESR与各中医证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性别、年龄、LDL-C、Apo A-Ⅰ、Apo B及CRP的分布与各中医证型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RA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好发年龄为60-69岁。2.RA患者的血脂水平与疾病活动期的ESR、CRP有关,即LDL-C随着疾病活动度的增高而升高,而HDL-C会随着疾病活动度的增高而降低。3.RA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血脂、ESR存在相关性。4.RA患者痰瘀痹阻证更易发生血脂异常。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病例数据,探究乳腺癌发病的一般情况,分析患者形伤评分与神伤评分的变化,探索形神统一理论指导中药组方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并验证其安全性,进一步阐述形神统一理论,以供临床参考。材料与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殷东风教授门诊及肿瘤科病房电子病例系统中12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疗数据,统计患者的中药组方、饮片频次;统计患者的原发病理分期、复发转移情况及理化检查等,依据形伤评分表格计算患
目的:本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冰冻切片-显微切割-液质联用的牛蒡子药材发育过程牛蒡苷积累规律研究(81773852)”的一部分。为了解牛蒡生长发育过程中化学成分动态积累规律,本研究对五个不同生长时期及干燥的牛蒡果实,不同萌发时期的牛蒡中的牛蒡苷及牛蒡苷元进行含量测定;对五个不同生长时期牛蒡果实和种仁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差异比较;旨在明确牛蒡生长发育过程中化学成分动态积累规律,为牛蒡果实中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本草纲目》中治疗消渴病的所有中药,对其进行种类、四气、五味、归经等分析,同时与《中国药典》一部收载治疗消渴的中药进行比较,探讨治疗消渴用药的特点及药物的演变规律,为临床治疗消渴病提供参考并为进行新药研发提供思路。资料与方法:以“消渴”“口渴”“渴”为检索词,两人分别进行手工检索《本草纲目》中收载治疗消渴及其相关病症的所有药物,借助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其所属种类、性味、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肾脏病(CKD)与无CKD患者临床代谢指标的差异,并分析T2DM合并CKD患者的中医证型,探索T2DM合并CK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进一步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材料与方法:本文通过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中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患者414例,其中T2DM无CKD组(简称T2DM组)212例
目的:通过SPSS26.0,SPSS Modeler18.0统计学软件对《中华医典》中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剂从药物的频次、性味归经的辨证用药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和借鉴。材料与方法:对《中华医典》中治疗以肾消为主症的方剂进行检索,将收集到的处方录入Excel2016,对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进行数据挖掘,再利用SPSS26.0,SPSS Modeler18.0软件对用药进行聚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金铃子散治疗冠心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搜寻金铃子散的化学成分,利用文献进行补充,根据药动学参数(ADME)属性值进行筛选。利用TCMSP数据库预测化学成分潜在靶点,通过Uni Prot数据库对得到的化学成分靶点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在Genecard数据库、OMIM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筛选得到冠心病相关靶点;通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活血化瘀法治疗血脂异常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探析潜在的新方功效,为临床治疗血脂异常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按照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步骤,检索2000年10月1日~2020年10月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超星期刊》文献库中所有可以检索到的文献资料,选择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整理,提取文章名、作者
目的:通过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干燥综合征未合并肺间质病变(Sjogren’s Syndrome-Non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S-NILD)和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病变(Sjogren’s Syndrome-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S-ILD)患者的病例资料,探究SS-ILD与中医证型、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等方面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归纳肿瘤厌食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总结治疗肿瘤相关性厌食患者的饮片使用频次及用药规律。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是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部肿瘤科住院的具有肿瘤相关性厌食症状的患者,通过Microsoft Excel将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性别、年龄、化疗史、手术史、KPS评分及中药使用频次等信息建立数据
目的:收集整理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型,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SLE各中医证型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总结SLE中医证候特点,旨在探索SLE中医辨证新的思路与方法,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循证学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20年9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SLE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严格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