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化天然气作为国际天然气贸易重要的一部分,因其可靠性、经济性、清洁性和一定程度上的便利性,正在国际能源贸易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因天然气贸易本身的特性以及液化天然气产业投资巨大的现实,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价值链。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是确保价值链得以正常运作的基础。在液化天然气贸易的发展历程中,随着买卖双方市场状况的变化,以及新技术、新贸易方式的出现,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也逐步从原来僵化、严格的模式发展为灵活多变、符合实际的模式。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因其维持价值链正常运作的需要,在先决条件、价格、数量和年度计划、期限等五方面具有显著的特色。买卖双方首先需要通过先决条件的设置来增强双方履行协议的信心及保障相关利益。其次,因为液化天然气没有世界统一的价格机制,主要通过与竞争性燃料挂钩的方式来确定价格。而在贸易实践中,又发展出三种价格机制,中国的投资人应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机制。第三,因液化天然气的物质特性,以及买卖双方生产和储存能力的限制,双方需制定详细的年度计划,严格执行数量提取的规定。随着液化天然气贸易的发展,协议对于数量的浮动有更灵活的规定,也产生了更多样的提取方式。第四、买卖双方基于市场开发的实际,通过对基本期限、渐增期、稳产期和延长期等期限的设置,明确双方在合同履行不同阶段的权利和义务。第五、针对液化天然气贸易的特色,不可抗力、责任、争议解决等共同条款也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在适用合同法的前提下,中国更需要用行业法律对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进行管理。首先要制定专门的天然气法,明确液化天然气贸易及购销协议的一系列原则问题,同时需要成立专门的能源监管部门,对液化天然气贸易进行管理和指导。对于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中的先决条件、价格、数量和年度计划、期限等五方面内容,中国需要在吸收国际惯例和行业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天然气以及其他如价格、财政、税收、环保、电力等领域的立法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确保其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