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菊花切花品种‘神马’和‘黄天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生育期2个菊花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营养元素(氮、磷、钾)含量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菊花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以及营养元素的变化,明确了连作对土壤造成的危害,旨在为菊花连作障碍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以菊花盆栽品种‘唐宇金秋’为试材,以玉米秸秆发酵基质为主料,混以炉渣、珍珠岩等配成复合基质,通过对盆栽菊花的株高、叶长、叶宽、开花早晚和花期长短等基本形态指标的对比,筛选出适宜的菊花盆栽基质配方,同时对不同配比基质的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进行测定,旨在为规模化生产菊花筛选适宜的盆栽基质,且进一步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主要结果如下:1.对不同品种菊花‘神马’和‘黄天赞’连作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的观测结果表明:连作两年的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显著增多,使得土壤从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2.对‘神马’和‘黄天赞’连作土壤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连作导致菊花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至重茬开花期,过氧化氢酶活性仅为首茬栽种前的86.67%;土壤脲酶活性增加了48.17%;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了27.96%。3.对‘神马’和‘黄天赞’连作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结果表明:连作两年后,‘神马’和‘黄天赞’根际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且增长幅度均超过50%,相比第一年种植前的测定值,土壤营养元素累积严重,分析认为外源无机氮肥的施用是土壤累积的最主要因素,连作导致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使得菊花根系对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吸收能力和利用率下降,也是其速效养分累积的原因之一。4.对不同基质配比在‘唐宇金秋’生育期内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唐宇金秋’三个生育期内,由于根系的伸展,占据了基质的孔隙,导致基质总空隙,持水孔隙逐渐减少,容重增大;因为菊花生长后期基质内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产生的多种有机酸降低了基质的PH值,使得PH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EC值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中绿蕾期达到最低值,这与绿蕾期消耗营养元素多有关。5.对不同基质配比在‘唐宇金秋’生育期内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基质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绿蕾期至开花期,下降最为明显。6.建立投影寻踪分类模型进行最优基质配比的筛选,结果表明:综合PH值、EC值、持水孔隙、通气孔隙、菊花株高、花冠直径、花期、开花期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等主要评价指标,推荐以处理7(T7)为适宜的基质配方,即玉米秸秆发酵基质:珍珠岩:炉渣=3:1:2(体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