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是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所提出的新概念。进行室内空气品质分析与评价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保护居民的健康与生活的舒适,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的生活从舒适型向健康型发展。目前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方法的研究和评价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上,很少有人对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系统进行研究,因而本文在比较目前的评价方法基础上,总结出适合我们国情的综合方法,建立现状评价、预评价的评价系统。首先本文介绍了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的国内外现状,然后明确了室内空气品质预评价和室内空气品质现状评价的概念,对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的目的和相关标准进行了论述。然后对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其中主观评价包括嗅觉评价法、应用分贝概念的评价方法、线性可视模拟比例尺方法德国VDI方法、视觉调查评价方法、简单识别方法等;客观评价法包括达标评价方法、检测评价方法、模糊评价方法、灰色综合评判法、基于财务信用评价的评价模型、人体模型评价方法、计算机模型模拟和动态模式法等;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主要列举了我国的综合评价方法和国外的综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室内空气品质现状评价系统和预评价系统:空气品质现状评价系统由现状调研、评价方案确定、评价方案实施,评价结论与控制措施组成;室内空气品质预评价系统由基础资料收集、评价方案确定、评价方案实施、评价结论与整改组成。最后本文对两个实例分别就两个评价系统进行了应用。本文提出的室内空气现状评价、预评价系统是可行的,对于已完工和拟装修的房屋分别采用相应的系统进行评价。对已有房屋可有效的进行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综合指数j为1.64,主观评价结果表明,不接受率:适应人为25.0%,不适应人达51.9%,确定了室内空气品质的等级,不能满足人类健康要求,故提出了控制措施;对于拟装修的房屋采用预评价系统进行评价,预测装修后的空气质量,保证健康的室内空气质量,计算结果表明K>1,室内空气质量超标,提出了整改措施。因而本文的研究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