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看中医教材的英译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输出和交流的增加,中医药受到了来自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将中医知识呈现给世界不仅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输出需求,同时也成为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种渴求。但因为中医药的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不尽相同,如何能够更好更准确地将中医精神传递出去,最大程度避免引起误解甚至矛盾,这就成为了中医药“走出去”的重中之重。  中医药学走向世界,需要培养大量能够用英语直接表达中医知识的国际化中医人才。国际化中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中医药高校来完成。因此,中医药教材的英译版本会是学生们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医药知识的重要借鉴材料。此类教材的英译质量对培养国际化中医人才,并进而对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在各类版本英译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各版本间在专业知识方面的翻译用词不够统一,往往易造成读者的困惑不解甚至误解;在行文中,中式英语的现象较为常见,不符合英语思维的特点,不利于外国读者的理解;在翻译中医药中较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时,文化传递与医药知识传递的选择失衡。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更正,将会给中医药知识传播、学术交流等方面带来很多的困难,甚至会损害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声誉,得不偿失。  本文借助高校中医英语教育中较普及的中医药教材英译版本的对比,提出了在中医药翻译中常见的、需要引起关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功能翻译理论加以分析、论述各自的利弊,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给中医药翻译的专业人士以参考。
其他文献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属于行政协议,理由有四:第一,公权力因素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影响甚大.仅从所有权角度出发,界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不能完全解决合同争
作为一种修辞方法,隐喻不仅仅常见于各种文学作品,在日常生活中也频繁出现。有统计数字表明,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甚至有人说,“人的一生当中要使用两千
译者往往根据中心文化的语言规范和写作模式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这一点已得到普遍认可。这也就解释了直译和意译,异化和归化以及其他相应术语所反映的不同翻译倾向问题:翻译是贴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对英语需求的不断增长,英语成为备受中国社会重视的科目之一。在“英语热潮”中,中国的英语教育不断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功。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
A.S.拜厄特是英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及文学评论家。《占有:一部罗曼司》被认为是其突破性的作品,赢得了包括1990年的布克奖在内的一系列大奖,成为畅销作品,并且在评论界广获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