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介质冷冻干燥中平衡与非平衡现象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冻干燥是一个复杂的质热耦合多相输运过程。准确地预测湿份在含湿多孔介质中的输运行为依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基于局部热非平衡和/或局部质量非平衡假设,分别建立了局部质量平衡—局部热平衡(LME-LTE)、局部质量非平衡—局部热平衡(LMNE-LTE)、局部质量非平衡—局部热非平衡(LMNE-LTNE)的初始饱和(S0=1.00)/非饱和(S0=0.28)多孔介质冷冻干燥的多相输运数学模型,使用基于有限元法的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平台数值求解动量、热量和质量同时传递的非线性、非稳态偏微分控制方程。模拟结果与课题组发表的文献数据比较,以验证输运过程中平衡与非平衡现象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如下:数值模拟结果再现了实验条件下甘露醇水溶液的冷冻干燥过程,模拟计算得到的局部质量非平衡—局部热平衡干燥曲线与实验结果最为吻合。多孔介质的特性显著影响LMNE效应与LTNE效应。在低初始饱和度物料中,质量非平衡效应更为贴近实际现象;在初始饱和物料中,热非平衡假设与热平衡假设的差异更明显。因此,局部质量平衡—局部热平衡(LME-LTE)模型能够得到满意的模拟结果;质量非平衡假设较质量平衡假设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局部质量非平衡—局部热平衡(LMNE-LTE)模型进一步提高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局部热非平衡现象在冷冻干燥中不显著,局部质量非平衡—局部热非平衡(LMNE-LTNE)模型在现有条件计算下,适用性较低。温度与饱和度的分布密切相关,冷冻干燥是一个质热耦合的传递过程。在典型操作条件下,初始非饱和物料的相对干燥速率较大,预制孔隙有利于加快干燥速率。同时,对干燥过程的特性变量,分析影响因素,其与初始饱和度数值、孔径、饱和度变化有关。由传质速度与雷诺数的量级可知,对流传热占次要位置。控制非饱和物料干燥率的因素是传热。控制饱和物料干燥速率的因素是传质。
其他文献
自然对流作为一种常见的流动和换热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以及工业应用领域,如太阳能集热器、核反应堆的冷却及电子设备的散热等。本文采用量纲分析、数值模拟和直接稳定性分析三种方法,分别对线性温度梯度下三个不同计算模型热边界层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为提高实际工业应用中的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对于半无限大加热平板模型,采用线性分层系数s描述并涵盖不同的边界加热条件,在此加热模型下线性分层系数取
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由于其巨大的军事战略意义,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焦点。然而,高超声速飞行时受到强烈的气动加热,给机体结构的材料性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相比传统的冷却方式,发汗冷却具有冷却效果均匀、膜覆盖性好、冷却效率高、易于控制的优点,正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冷却技术。本文以飞行器外表面热防护为研究背景,建立发汗冷却数值模型,运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
当今社会,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在电力、冶金和石化等高耗能的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经济,因此找到一种高效节能的换热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蒸发式凝汽器采用的是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具有节能、结构紧凑和维修方便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对其性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搭建了蒸发式凝汽器管束阻力和传热传质性能测试实验台,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喷淋密度和迎面风速对1.6D管
随着电子器件和设备逐步向紧凑化、微型化和大功率化的方向发展,对散热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沸腾传热由于可以利用液体汽化过程释放的大量潜热,具有优越的热量传递能力,被广泛应用在换热器、核反应堆、火箭喷嘴和航空航天电子器件等工业设备和技术中,因此,沸腾传热是解决高热流设备散热问题的最有效方式。改变表面结构用以强化沸腾传热是当前相变强化传热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通过搭建池沸腾传热实验系统,研究微结构表面
全球淡水资源匮乏且各地区分布不平衡,据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翻一番,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会面临淡水短缺的问题。尽管我国水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淡水资源仅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当下日益匮乏的水资源问题的最主要的方式,各个国家都在积极进行相关研究。本文提出的气隙扩散式蒸馏海水淡化方式,用亲水性良好的多孔介质代替膜蒸馏中选择透过性膜,综合膜蒸馏与太阳能蒸馏的优点
在工业生产中,强化换热技术已经普及,但提高换热效率一直是强化换热技术的热门研究课题。本文提出将纳米流体和正反螺旋扭带结合使用来增强换热效率,并使用ANSYS软件包中的FLUENT软件对纳米流体在内置正反螺旋扭带的圆管中流动和传热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的范围是层流状态(雷诺数Re=400~1800),研究正反螺旋扭带结构和纳米流体性质对复合强化换热的影响。首先,本文对圆管+水、圆管+纳米流体、内置传统扭
人类一直面临能源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问题。开发利用新型能源、转变多元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系统的转化效率是实现能源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经之路。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能量转换技术具有高热电转换率,有望在能源动力技术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首先使用REFPROP计算了CO2的物性并分析了其在拟临界区的变化特点。针对S-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用MATLAB软件编制了计
能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可控聚变能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的终极能源,最主要的是磁约束可控核聚变装置托卡马克。偏滤器是托卡马克中用来排除来自芯部等离子体的粒子流和热流以及屏蔽杂质的主要部件,是等离子体与器壁相互作用的主要区域。等离子体和器壁材料相互作用,一方面会产生器壁固有杂质粒子污染等离子体,另一方面在高等离子体热流轰击下,偏滤器靶板可能会受到损伤,从而缩短托卡马克装置的寿命。因此需要有效降
活塞组作为柴油机的关键零部件,其工作状态对发动机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燃烧室内高温高压的环境使活塞组始终处于恶劣的工作状态,这给活塞组的可靠性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保证活塞及活塞环的温度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必须对活塞进行及时散热。其中,活塞经由活塞环向气缸套导热就是重要的散热路径之一。因此,活塞-活塞环-气缸套的传热过程是活塞组散热的关键过程。活塞环作为活塞与气缸套之间的动接触部件,其与活
水平管外下降膜蒸发器具有传热系数高、能耗小、换热温差小等诸多突出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水平管降膜传热过程中,管间流体的下落运动与管面液膜的流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管外液膜的传热效果。因此对水平管间流体下落运动特性和管面液膜速度分布特性进行实验分析,将有助于认识管外液膜流动与传热相互关系,发展具有更高换热效率、更低运动成本的降膜传热技术。本文设计并搭建了水平管外下降液膜流动实验台,利用激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