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八路军留守兵团黄河河防守备战研究——以中共参加抗日正面战场为视角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vi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的战略总后方。全面抗战爆发后,经国民政府批准,中共中央军委于1937年8月25日在公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同时,成立了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同年底为了更好的管理和领导,将留守处改称八路军留守兵团。八路军留守兵团在抗战时期肩负着保卫中共中央、保卫边区,肃清土匪、安定人民生活的政治任务,但同时还担负着一项至关重要的军事任务:承担正面战场黄河河防府谷至宜川段的守备任务。  抗战时期,晋、陕两省交界的黄河段,是由国民党驻陕部队和八路军留守部队共同守备的。这既是中共参与抗日正面战场作战的典型案例,也是国共合作的典型案例。1938年之后,随着山西全省的沦陷,日军屡次进攻黄河河防,急于攻占陕西,拿下潼关、西安,进而南下进攻重庆,结束侵华战争。陕西境内的黄河河防遂成为对日正面作战的重要战场。八路军留守兵团坚持正确的河防战术,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赢得了规模较大的七次河防战斗的胜利;直到1944年秋,取得黄河河防守备战的彻底胜利。本文选取以往无人系统翔实研究过的抗战时期八路军黄河河防守备战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八路军黄河河防守备战的背景、过程和重要战役,对留守兵团河防守备战的作战特点、胜利原因、黄河河防守备战在抗战时期的地位以及对整个中国抗战的影响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客观的研究。本文的结论是:第一,中共武装不仅是抗日敌后战场的中流砥柱,也曾参参加正面战场对日作战,因此正面战场并非由国民党军队包打天下。第二,在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国共关系开始恶化,但并未破坏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战略大局。在胡宗南部队包围、监视陕甘宁边区的形势下,还存在国共合作共守黄河、双方进行战略和战役配合的案例。从而显示出抗日战争的复杂性。本文的研究可以充实抗战时期中共参加正面战场对日作战这一极其薄弱的研究领域,增强中国抗战史研究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其他文献
排钠利尿是心力衰竭的最重要治疗。排钠利尿治疗中新的措施和策略极大地提高了心力衰竭的治疗水平。利尿药治疗的新理念、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药、利钠多肽类似物、超滤等是
湖北三峡地区发育一套新元古代地层,其可能记录了地球系统的一系列剧变,如莲沱组可能记录了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以及南华冰期起始时间等相关的地质信息。然而,莲沱组的沉积年龄及区域地层对比却仍存在较大争议,限制了我们对这些地质信息的理解。本文从花鸡坡剖面莲沱组底部凝灰岩层获得两组SHRIMP U-Pb锆石年龄(810±7)、(763±10)Ma,前者可能为莲沱组下伏黄陵花岗岩剥蚀后再沉积的结果,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