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选择性加氢脱硫手段降低催化裂化(FCC)汽油中的硫含量并减少烯烃饱和,是生产高品质低硫汽油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研制新型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制备条件对TiO2纳米管(NT)的影响,并且研究了TiO2纳米管负载CoMo后的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以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管,考察酸洗浓度、水热温度、NaOH/Ti摩尔比和焙烧温度对合成TiO2纳米管形貌和晶体组成的影响,并利用SEM、HRTEM、XRD、BET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浓度低于0.1mol/L的酸洗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持纳米管的形貌,0.5mol/L的酸处理会破坏管结构;随着酸浓度的增大,产品组成由Nax-2HxTi2O5·H2O逐渐转变为锐钛矿型TiO2。反应温度为90℃时,只得到膜状物和少量纳米管;反应温度从110℃升至190℃时,纳米管长度逐渐增长。NaOH/Ti摩尔比为2440时得到的纳米管形貌最佳。随着焙烧温度升高,纳米管逐渐团聚成颗粒,比表面积和孔容随着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其次,研究了载体酸洗处理和焙烧处理对CoMo/NT催化剂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并利用HRTEM、XRD、BET、NH3-TPD、Py-IR、XPS对催化剂进行物化性能的表征。催化剂在低温段的加氢脱硫(HDS)活性和全温度段的烯烃加氢(HYD)活性随着酸洗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载体酸洗浓度为0.01mol/L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60℃时性能比较好,此时噻吩转化率为81.7%,选择性因子为9.9;物化性能表征结果说明,随着载体酸洗浓度的增大,催化剂的B酸和L酸增大,表面硫化程度降低。随着载体焙烧温度升高,催化剂的HDS和HYD活性降低;弱酸中心是HDS和HYD的活性中心;载体的焙烧处理可以调节催化剂弱酸中心的数量,焙烧温度越高,弱酸中心数量越少,相应的催化活性也越低。在同样反应条件下,TiO2纳米管催化剂的HDS活性略低于Al2O3催化剂,但其选择性因子远高于Al2O3和P25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