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an8在胃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on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其死亡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肿瘤细胞易于发生转移。研究表明胃癌的进展及转移是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在胃癌的研究中,寻找和鉴定有效的胃癌相关标志物并探讨其在胃癌进展及转移中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Tspan8是一种具有四次跨膜结构的小分子量的膜蛋白,临床研究表明Tspan8在胰腺癌、结肠癌和肝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并与肿瘤的转移及预后较差相关。然而,Tspan8在胃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目前尚未明确阐明。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Tspan8在临床胃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并利用卡方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Kaplan-Meier方法等分析Tspan8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总体生存率的关系。同时,我们选用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GC-803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划痕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干扰或过表达TSPAN8后对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我们利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体外干扰或过表达TSPAN8后对胃癌细胞中EGF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我们研究结果发现:第一部分:1、Tspan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且Tspan8的表达与临床上胃癌的组织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2、Tspan8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术后5年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降低。3、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Tspan8的表达可以作为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4、在胃癌组织中Tspan8与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第二部分:1、Tspan8可以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但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活力无明显的影响。2、Tspan8通过正向调控EGFR的表达和磷酸化,激活其下游的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MP9表达,进而增强胃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表明Tspan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通过结合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揭示了 Tspan8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总体生存率的关系。体外细胞实验表明,Tspan8通过调控EGFR的表达和活化,进而激活其下游的PI3K/AKT信号通路,并促进MMP9的表达,以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
其他文献
作为全球位居第6位的恶性肿瘤,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当今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深入探索OSCC诊断及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以及加强研究OSCC发生进展的机制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非编码微小RNA(micro RNA,简写为miRNA)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S)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最为常见的原因,严重的危害着人类健康。micro RNA(mi RNA)是一类很短小而且不起到编码作用的RNA,参与调控一些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其表达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micro RNA靶向治疗被提出,其目的在于限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逆转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从而预防AS的进展。
研究背景: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是一个复杂且有序的过程,其包括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精子细胞的变形过程。精子细胞的变形涉及到精子细胞核的延伸、浓缩,顶体的形成,精子尾部的发生,线粒体的重新排布、组装以及胞质残余体的移除。其中精子尾部(也称为鞭毛)的形成至关重要,精子的鞭毛提供了精子的动力,使精子可以最终到达卵细胞周围,完成受精。目前关于精子鞭毛的研究较多,然而对于精子鞭毛的组织中心—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核酸长度超过200nt且不具有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lncRNAs的分布及表达具有组织和细胞的时空特异性,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分化等众多重要过程,其表达异常和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新近研究显示,lncRNAs可影响糖尿病高危基因的表达,提示lncRNAs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
目的:现今世界,肥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肥胖时心血管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结构和功能改变,包括心输出量下降、外周阻力增加以及左室肥厚等,肥胖人群的增加是造成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肥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找寻有效的防治靶点尤为重要。巨噬细胞是脂肪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免疫细胞,其浸润数量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一系列研究表明巨噬细胞活性与脂肪组织功能密切相
背景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发病机制以慢性低度炎症、胰岛素抵抗为核心,其全球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胰岛素抵抗是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及共有的危险因素。迄今为止,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在长期营养过剩及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过度增加引起的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炎症和应激信号活化,如JNK和IKKs,可使
精子发生是一个精密调控的生物学进程。它主要包括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的自我更新与分化、精母细胞(Spermatocytes)的减数分裂以及精子变形(Spermiogenesis)。近年来,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糖基化和泛素化)在精子发生过程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多的被报道,贯穿了整个精子发生周期。泛素化(Ubiquitination
背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老年人视力不可逆性损害的首要原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由于AMD的病因不明,除了一些支持疗法外,尚无特效药,也缺少根本性的预防措施。因此对于AMD发病机理的研究以及治疗药物的研发迫在眉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
研究背景和目的:肺癌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为恶性肿瘤首位。近来研究发现肺癌也是一种衰老相关性疾病,其中位发病时间约为70岁左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肺癌还是一种高消耗疾病,肿瘤细胞生长需要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而老年人代谢水平较低,老年患者相对非老年患者肺癌进展缓慢。有研究表明,在肝癌中,ROR α通过活化P53/P21通路抑制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能量
卵的质量决定着女性的生育能力及后代健康,因而产生一枚能够受精且支持健康个体发育的高质量成熟卵母细胞(卵子)是女性生殖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女性生殖健康的关键。该环节与卵泡发育过程密不可分、高度协调,是在卵母细胞自身所固有的遗传学程序(统称内源性因素)以及卵母细胞周围的卵泡微环境因素(包括多种激素与生长因子、代谢产物及营养物质、以及应激因素等,统称为外源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有序进行的。然而,卵母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