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模拟胆系疾病发病过程中出现的胆汁淤滞的胆道动力学异常的特点,采用不完全结扎Wistar大鼠胆总管末端的方法,造成胆道不全梗阻,动态观察胆道动力学障碍对大鼠胰腺组织的影响,确定其有否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的病理学变化,初步探讨建立慢性胆源性胰腺炎(Chronic Biliary Pancreatitis,CBP)的动物模型的可行性,以此为基础从胰腺组织超微结构与细胞因子水平上探讨CBP的发病机制。 方法 健康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及模型组。实验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术前禁食12小时,腹腔内注射氯胺酮(100mg/kg)麻醉,常规消毒,取上腹部正中切口,暴露出胆总管进十二指肠的根部,游离胆总管末端,用1号可溶性肠线将6号针头连同胆总管一起结扎,然后将针头抽出,关闭腹腔,实验对照组大鼠打开腹腔游离出胆总管末端即可。术后不用抗生素,禁食8小时,可以自由饮水,清洁级环境及标准饲料饲养。温度保持在18-25℃,相对湿度为40-70%,总实验时问为42天。在手术后第1、3、7、14、21、30、42天7个时间点经颈内静脉抽血并游离血清,-20℃保存备用,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胆红素、淀粉酶的测定:并在上述7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胆总管、胰腺、肝脏组织,10%福尔马林液固定后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5μm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胰腺组织进行Masson染色,显示胰腺组织中胶原纤维,应用美国Image-Pro Plus的彩色病理图纹分析系统对胶原纤维进行半定量分析;Ⅰ型胶原纤维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