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主城区PM2.5金属元素特征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wo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持续雾霾天气,PM2.5因此受到国内外政府和众多研究机构部门的高度重视。金属元素是PM2.5的重要组分,分析金属元素在PM2.5中的物理特性、含量及形态,研究其来源、形成、分布和迁移转化,对更好地理解和评估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控制和防治环境空气质量有深远意义。本论文以昆明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在城区环境空气清洁对照点、工业密集区、交通密集区布点采集PM2.5样品,对样品质量浓度、34种金属元素浓度、24种金属元素形态浓度进行分析,运用地积累指数、富集因子法、聚类分析、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昆明市主城区PM2.5金属元素源解析及功能区分析,运用计算生物利用系数、浓度含量比较等方法,对交通密集区PM2.。金属元素形态进行研究,借鉴美国环保总署推荐颗粒物金属元素风险评价的方法,对昆明市主城区PM2.5 Co等10种元素进行风险评价。研究显示:昆明市主城区PM2.。质量浓度工业密集区>交通密集区>清洁区;清洁对照区Mn, Co, Zn, Mo, Ag, Cd, Pb等人为污染源元素浓度有较高水平;工业区与冶金化工工业生产有关的V、As、W、 Mn、Co、Ni、Cu、Zn、Ag、 Cd、Pb等元素PM2.5样品,浓度值很高;城市交通密集区V, Mn, Co、Ag样品浓度值具有较高水平;昆明市主城区PM2.5Sn、Ag、Cd、Pb、Bi、Ca等元素背景浓度较高,主要来自人为活动,城区PM2.5金属元素来源以混合源为特征;交通密集区Ti、V、Rb、Fe主要以残渣态(F4)形态存在,As以可交换态与可溶态(F1)、氧化物、有机质与硫化物结合态(F3),Y、La, Sm、Cr以F3、F4, Sb、Mn以F1、F4,W以F1、F3、F4、CO、Ni以氧化态、碳酸盐态与还原态(F2)、F3、 F4,Cu以F3,Zn以F2、F3,Sr以F1、F2, Ag、Cd以F2形态存在,Mn、 Ba、T1四种形态平均分布;Sr、Zn为生物可利用元素,T1、Ba、Cd、Ag、Mn, Rb、As、Sb、W, Ni、Mo、Co、Pb为潜在生物可利用性元素;昆明市主城区PM2.5中的Cr、Mn、Cu、Pb、As等元素对儿童健康有不利的影响,Co、Ni、As、Cd等元素致癌风险远小于建议水平,其致癌风险较低。
其他文献
跨境经济合作区通过特殊优惠政策尽量弱化边界效应中的屏蔽效应,充分发挥其中介效应,因此,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边界屏蔽效应相对较弱而中介效应较强。针对跨境经济合作区中核心区和扩展区的不同功能分区,提出核心区范围内国家主权权能互相让渡、核心区边界实行严格国界管理、扩展区实行无障碍开放管理的跨境经济合作区边界管理模式。最后提出发挥边界的"情感纽带"作用、加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界管理法律保障、强化国家主权让渡遵循
中国幅员辽阔,具有多样性的气候、地貌等各种自然条件,从而造就了丰富的物种。以花卉为例,全世界3万多种花卉,中国就有2万余种,可以说处处珍花异草。生活在这个大花园里的人们,早已
随着纳米银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快速增长,其环境暴露已经无可避免,由此引起的潜在环境风险与人体健康效应已经引起全球性的广泛关注。理解纳米银材料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富集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人口普查等数据,分析了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集聚的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及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人口集聚空间格局在总体上没有变化,仍保持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密西北疏的特征,但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在弱化。2)逐步多元回归模型表明,年均气温、年降水量、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等是吸引人口的主要因素,海拔高度、距河流距离、距高等级城市最近距离等是驱动人口外
热电厂中SO2的排放给环境造成很严重的危害,因此合理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提高脱硫效率,成为热电厂中的重要问题。由于热电厂中脱硫过程具有多变量、非线性、不确定性以及延迟
技术监督作为电力企业传统的提升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在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实、做优技术监督工作,使其在电力生产方
水体中的氟离子是有益的或是有害的,由它的浓度决定。摄入过多的氟会影响人体元素的代谢,引起牙齿和骨骼氟中毒。因此,有必要降低含过量氟的废水的排放。近年来,水体中氟污染
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保障水质安全是污水再生利用的关键问题。再生水水源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污染物成分复杂,可能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和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渐严重,水体发生蓝藻水华屡见不鲜,由蓝藻水华引起的水体受蓝藻毒素污染而引起生物中毒问题备受关注,因此对水体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作为全国的重点水域,三峡库区相关水域环境能否保持良好状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水质预测与水质评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