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权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西方女权运动,是当代西方女权运动中的女权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结合的产物。它关注的是女性的地位,追求的是性别的平等,并力图消除妨碍女性作为个人获得解放和发展的一切障碍。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并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占人口总数一半的女性的参与;要使女性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就要保障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平等权利,只有这样,才能使女性与男性一起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政府一直把实现男女平等和实现妇女解放作为我国政府奋斗的目标之一,性别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体现。但是,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实。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历史上形成的两性之间的现实差距被迅速扩大了。这不仅不能反映女性的要求,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发端于西方的女权主义理论为我们今天正确处理性别平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人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原理,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本文认为,女权主义关于“消除在教育、政治、经济及社会各个领域存在的对女性的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彻底实现男女之间的性别平等”的理论主张,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