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是根据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汉语文的文化特征和语文课程的特点而提出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一种教学方式。首先,它是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体验学习中,主动建构、积极内化,通过体验,使被体验物真正成为主体内在的一部分。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与帮助者,是搭建在学生和阅读文本之间的桥梁。其次,因为阅读教学所面对的是呈现自身独特规律的民族语言,所以它从突出语文学习的特点出发,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把阅读体验看作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在重认知的同时更注重对人本身的关怀。这种教学方式早已被教育界广泛关注,多方探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但是,深入研究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探讨实践应用的教学流程和策略,还是一项远未做好的工作。本文试图就此做出一点探索。 本论文首先从哲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经由对体验的理解和把握,过渡到对语文学习中的体验的认识,从而对体验式阅读教学加以厘定。并对当今传统课堂教学的概念化倾向和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必然性选择进行事实分析和理论思考,来体现体验式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二、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的建构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其中,主体教育理论为其发展创设了适宜的土壤,生命哲学、接受美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为它的萌芽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它体现出与以往教学理论不同的特点,渗透着体验教学的基本理念。三、操作尝试部分,从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整体化思考中,提出了“初读:直觉性的整体感知”,“解读:具体化的解释建构”,“品读:形而上的理智审视”三层次的实践思考。这三个层次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呈现出由初级体验向高级体验、由外部体验向内部体验、由浅层感受向深层体悟螺旋递进的超越性发展态势。四、体验式阅读教学在给广大教师以思想观念上的指导和提升的同时,也要研究具体的施教策略,使这一思想有效地融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