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的基本功能不仅应该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应该包括享受世界。享受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剥夺,而是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共赢。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意义不仅在于归纳和总结它的基成对现实问题的解读与解决。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现实关照功能的一次尝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有着坚实的唯物史观基础的,这突出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对象、任务、主体理论和群众、政党、领袖关系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理论有着诸多论述。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理论的践行,又是伟大的创新和探索。今天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运行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既存在着执政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问题、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问题、民主党派与政协组织的关系问题,也存在着大众对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认同问题。当前学术界对于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研究中,理论演绎与价值判断类研究居多,实证考察与运行模式类研究偏少;经验总结与宏观考察居多,动态梳理与问题导向性研究明显不足。以台盟为视角,考察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云南的实践与发展,有利于弥补当前此方面研究的不足。其间,在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体系下,考察云南民主党派与政协组织的发展历程、肩负的职责和功能,有利于发现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运行层面的具体问题;考察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云南的认同状态、影响因素与基本经验,有利于发现这一制度本身的群众基础和运行实效性。最后,本文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保障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地位合法性和创新政治协商方式等方面对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