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的切实利益,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于民生工程的资金投入和保障力度。其中,民生类投资工程作为民生工程重要的一部分,更是发挥着促进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审计注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在对民生类投资工程审计时,已经揭示并防范财政资金使用和筹集的问题,加强了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和监管,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问题,财政收支审计是满足不了的,这就需要对民生类投资工程全过程开展绩效审计。绩效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重要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监督政府的行为,开展绩效审计可以对财政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问题、投招标问题、项目管理和进度问题和项目建成后效益问题进行监督和评价,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的。目前,民生类投资工程绩效审计存在很多待解决问题,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仍面临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严峻的问题是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没有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使得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指标选择比较分散,指标之间逻辑关系不明确,进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论文通过研究民生类投资工程绩效审计,结合民生类投资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已有的民生类投资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希望构建一套逻辑性强、科学合理的民生类投资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在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三个阶段,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出发,收集整理与民生类投资工程绩效审计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将生命周期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目标和构建方法,根据所研究的文献资料,从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分别选取评价指标,再借助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评价标准,最终构成民生类投资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了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将C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绩效审计的案例应用到民生类投资工程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中,和C市2017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绩效审计评价结果比较,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关注的问题,验证了构建的民生类投资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