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碱草与野大麦杂种回交一代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bd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形态学、生物学、细胞学、同工酶电泳等方法或技术,对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回交1代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披碱草和野大杂种F_1外部形态特征偏向亲本披碱草,BC_1代外部形态明显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不同株系在形态上有较大变异。②杂种F_1代的生育日数、生长动态、产草量、分蘖能力为双亲的中间型,形态学特性、生长天数、再生性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正交F_1代生育期、产草量、再生速度、分蘖能力强于反交F_1代。杂种F_1花粉高度不育。③BC_1代的生长发育节律从拔节期开始较F_1代提早。正反交BC
其他文献
兰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兰科(Orchidaceae)植物,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附生、地生、或腐生。兰科植物按生态习性可分为地生兰和气生兰两种,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
本文对青岛地区蔷薇的1个变种、20个品种进行了孢粉学和RAPD分析研究,同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旨在对蔷薇品种分类及引种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
本试验以野生紫花地丁实生苗为试材,对其离体再生体系进行研究。并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利用种子处理法、幼苗处理法、秋水仙素加入培养基法和脱脂棉覆盖茎尖法对紫花地丁染色体
反转录转座子普遍存在于植物界中,因其复制/粘贴的转座机制对基因组的进化起了重要作用。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和生物信息学相关知识,本研究主要分析和鉴定了LINEs反转录转座子的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是云南省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之一,占全省林地面积的52%、占有林地蓄积的32%。但是,云南松80%为纯林,组成简单、生物多样性低,从而导致病虫危害严重
柳杉是我国南方高海拔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为了保存丰富的种质资源,本研究收集柳杉优良无性系49个,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利用日本柳杉EST序列
驼绒藜属(Ceratoides)植物属旱生、超旱生植物,该属植物在干旱的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区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利用价值,是改良天然草地最有前途的旱生植物之一。本文选取华北
本文以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为对象,以流域为单元,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1960-1999年间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皇甫川、孤山